四大
拼音sì dà
注音ㄙˋ ㄉㄚˋ
繁体四大
词语解释
四大[ sì dà ]
⒈ 道家以道、天、地、人为四大。佛教以地、水、火、风为四大。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、湿、暖、动四种性能,人身即由此构成。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。古称大功、大名、大德、大权为四大。北周时冀州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。
引证解释
⒈ 道家以道、天、地、人为四大。按,王,当作“人”。说见 朱谦之 《老子校释》及 任继愈 《老子新译》。
引《老子》:“道大,天大,地大,王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⒉ 佛教以地、水、火、风为四大。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、湿、暖、动四种性能,人身即由此构成。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。
引晋 慧远 《明报应论》:“夫四大之体,即地、水、火、风耳,结而成身,以为神宅。”
《圆觉经》:“我今此身,四大和合。所谓髮毛爪齿、皮肉筋骨、髓脑垢色,皆归於地;唾涕脓血、津液涎沫、痰泪精气、大小便利,皆归於水;暖气归火;动转归风。四大各离,今者妄身,当在何处?”
《晋书·艺术传·鸠摩罗什》:“罗什 未终少日,觉四大不悆……死於 长安。”
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虹桥录上》:“六十年来一梦醒,飘然四大御风轻。”
⒊ 古称大功、大名、大德、大权为四大。
引《晋书·忠义传·王豹》:“明公挟大功,抱大名,怀大德,执大权,此四大者,域中所不能容。”
⒋ 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。 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熊安生》:“道暉 好着高翅帽、大屐…… 冀州 人为之语曰:‘ 显公 鐘, 宋公 鼓, 宗道暉 屐, 李洛姬 肚’谓之四大。
引显公,沙门也; 宋公,安德 太守也; 洛姬,妇人也。”
国语辞典
四大[ sì dà ]
⒈ 称道、天、地、王。
引语本《老子·第二五章》:「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」
⒉ 佛教用语。指地、水、火、风,乃组成宇宙、人身的基本元素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二九·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「一旦无常,四大消歇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四》:「因晓得人身四大乃是假合,形有时尽,神则常存。」
⒊ 大陆地区指大鸣、大放、大字报、大辩论。
英语the four elements: earth, water, fire, and wind (Buddhism), the four freedoms: speaking out freely, airing views fully, holding great debates, and writing big-character posters, 大鳴大放|大鸣大放[da4 ming2 da4 fang4], 大辯論|大辩论[da4 bian4 lun4], 大字報|大字报[da4 zi4 bao4] (PRC)
德语Big Four
相关词语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ǎ xiù洒绣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yǒu势友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í xián时贤
- shān méi山眉
- sì yuán四垣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ì wǔ士伍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ī cè失策
- suì wēi遂威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ì wěi世伪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ū huǎn舒缓
- sī xì私系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ūn sūn孙孙
- shěng yuē省约
- sī huà司化
- shù jí束棘
- shí shú识熟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ū máng输芒
- shēng qì升气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ī miù失谬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í xiàng识相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