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词
拼音tán cí
注音ㄊㄢˊ ㄘˊ
繁体彈詞
词语解释
弹词[ tán cí ]
⒈ 流行于南方各省,集说、唱、弹于一体的一种曲艺形式,曲调、唱腔各异,用三弦伴奏,亦可加琵琶伴奏。
英fiddle ballads in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;
引证解释
⒈ 曲艺的一个类别。一般认为形成于 明 代中叶。但据 明 臧懋循 《负苞堂文集》记载, 元 末时可能已有之。有 苏州 弹词、 扬州 弹词、 四明 南词、 长沙 弹词、 桂林 弹词等。现在流行的弹词,表演者大都一至三四人,有说有唱或只唱不说。乐器多数以三弦、琵琶或月琴为主,自弹自唱,坐唱形式。
引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:“其时,优人百戏,击毬关扑,鱼鼓弹词,声音鼎沸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沧州 瞽者 刘君瑞,尝以絃索来往余家,言其偶有 林 姓者,一日薄暮,有人登门来唤曰:‘某官舟泊河干,闻汝善弹词,邀往一试,当有厚賚。’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八回:“安老爷 向来於戏文弹词一道本不留心。”
⒉ 指说唱弹词的底本。
引冰心 《南归--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》:“谈到母亲看的书,真是比我们家里什么人看的都多。从小说、弹词,到杂志、报纸,新的、旧的,创作的、译述的,她都爱看。”
⒊ 弹章中的文词。
引明 冯梦龙 《古今谭概·迂腐·弹发御史》:“一日闻进札子,众共侦之,乃弹御膳中有髮,其弹词曰:‘是何穆若之容,忍覩鬈如之状。’”
国语辞典
弹词[ tán cí ]
⒈ 一种曲艺。流行于南方各省,表演者大都在一人至三人,有说有唱;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,或再加上琵琶、扬琴陪衬。唱词多为七字句。曲调、唱腔则因地而异,如苏州弹词、扬州弹词、长沙弹词等。
相关词语
- tán cáo檀槽
- tà jī踏缉
- tiān jiǔ天九
- tiān miào天庙
- tǎ dūn塔墩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ào jiān套间
- táo róng淘融
- táo jūn陶均
- tái gé抬阁
- tǐ fǎng体访
- téng yǐ藤椅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ì jīng惕兢
- tiān gòu天构
- tuì qì退弃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uǐ shì腿事
- tǔ fēng土蜂
- tián chē田车
- táo yì逃佚
- tóng zhì同治
- tián hú田胡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ān xiān贪憸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òng jí痛疾
- tù yǐng兔颖
- tuí jiào颓教
- tuí qiān颓迁
- tú nán图南
- tuó tā橐他
- táo zuì逃罪
- tuō shì托事
- tóng shān铜山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óng huǒ同夥
- tōng gǔ通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