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睹的意思解释

目部13画左右结构U+7779

目部

13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HFTJ

BUJKA

LBM

64060

4212

2235

U+7779

2511112132511 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看见。目~。先~为快。耳闻目~。熟视无~。有目共~。~物思人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目,者声。本义:见,看见。

2.同本义。

,见也。 《说文》圣人作而万物 《易 · 文言传》今我子之难穷也。 《庄子 · 秋水》云霞明灭或可 唐 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令人目不忍 清 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有目共睹;睹睐(看见;发现);睹闻(亲见亲闻);睹始知终(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,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);睹记(见闻与记忆)

see;

3.察看。

赵简子将袭 卫,使 史默往之。 《吕氏春秋 · 召类》

耳闻目睹;秋毫必睹

watch; observe;

4.明白;懂得。

不务深迂而难 《论衡》

睹事(懂事,明晓事理)

understan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看见。

《庄子 · 秋水》:“始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,则殆矣。”《红楼梦 · 第九九回》:“贾母等一则怕他招受寒暑,二则恐他睹景伤情。”

有目共睹、睹物思人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看见。

目睹、先睹为快、视若无睹。

2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ook at, gaze at; observ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 )

古文: 覩

唐韻》:當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董五切,𡘋音賭。說文》:見也。禮・禮運》:以隂陽爲端,故情可睹也。前漢・武帝詔》: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。

注解

〔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睹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者,五行属

〔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者声。本义是见,看见。

〔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ǔ] ⑴ 看见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當古切頁碼105頁,第16

睹見也。从目者聲。

覩古文从見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得古反頁碼276頁,第4行,第1

覩見也。從目者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276頁,第4行,第2

古文睹從見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當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525頁,第3許惟賢235頁,第7

覩見也。从目。者聲。

段注當古切。五部。

古文从見。

段注按篇,韵皆不言覩爲古文。

白话解释

睹,看见。字形采用“目”作边旁,“者”作声旁。古文的“睹”写作“覩”,字形采用“见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見、者聲。「見」為張大眼睛近看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眼睛視物有關;「者」為分別事物的詞語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篆文、隸書及楷書字形皆從目、者聲。「目」為人眼,義與見通,則從見、從目並無不同。《說文》另收有從見、者聲的古文,與戰國文字構形同意,只是形、聲位置互易而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