萯
国语辞典解释
萯
fù详细解释
名
1.一种药草。即王萯。
《说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萯,王萯也。”《礼记 · 月令》:“王瓜生,苦菜秀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今《月令》云:‘王萯生。’”
2.一种草。
《管子 · 地员》:“其种大萯细萯,白茎青秀以蔓。”唐 · 尹知章 · 注:“萯,草名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房久切;《韻會》:扶缶切;《正韻》:房缶切,𡘋音婦。《禮・月令》:孟夏,王瓜生。【註】草[⿳艹𭸵手]也,今〈月令〉云王萯生。
义又,山名。《竹書紀年》:帝孔甲三年,王畋于萯山。
义又,宮名。《前漢・宣帝紀》:甘露二年,行幸萯陽宮。
又,《集韻》:蒲昧切,音佩。《韻會》:符遇切,音附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集韻》:簿亥切,音蓓 —— 與菩通。草也。
《字彙補》:萯山,《山海經》音倍。又,《漢書》萯陽宮,李裴亦音倍,《字彙》作防父切,誤。〇【按】負𧴥二字異音。負音附,𧴥音倍,似山之
从𧴥,萯草之萯从負,不可以倍音廢附音也。
注解
〔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萯〕字拼音是f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負。
〔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ù] ⑴ 〔王~〕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房九切頁碼第19頁,第29字續丁孫
萯
王萯也。从艸負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符九反頁碼第75頁,第7行,第1字述
王萯也。從艸負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吕氏春秋》:「殷王孔甲田於萯山之陽,大風迷惑入於民室。」《山海經》:「萯山神泰逢所居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房九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13頁,第9字許惟賢第49頁,第6字
王萯也。
段注《夏小正》。《四月》王萯秀。《月令》。《四月》王瓜生。注云:今《月令》云王萯秀。《豳風・四月》秀葽箋。疑葽卽王萯。《管子・地員》有萯。有大萯細萯。
从艸。負聲。
段注房九切。古音在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