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
意思解释
辰
chén基本解释
①地支的第五位,属龙。
②用于记时。~时(上午七点至九点)。
③时日。~光。时~。诞~。
④日、月、星的总称。北~(北极星)。星~。
⑤古同“晨”,清早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象形。金文字形,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,“蜃”的本字。后经假借而产生了其他用法。本义;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。
2.同本义。
辰,有身也。 辰者,言万物之蜃也。
clam;
3.十二地支的第五位。
the fif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;
4.在太岁纪年法中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。如1976年为农历丙辰年。
5.用以纪月,即农历三月。
6.用以纪日。
7.用以纪时,即午前七时至九时。
辰巳时(上午七时至十一时);辰牌(古代的一种报时工具;又指上午七时至十一时)
8.日、月、星的统称 。
“三辰”
celestial bodies;
9.时光;日子。
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
诞辰;辰光(方言。时候);辰告(以时告戒)
time; day; occasion;
10.古地名,即辰州 。今属湖南省。
Chen prefecture;
国语辞典解释
辰
chén详细解释
名
1.地支的第五位。
2.时辰名。约当上午七点到九点。
3.时运。
《诗经 · 大雅 · 桑柔》:“我生不辰,逢天僤怒。”汉 · 郑玄 · 笺:“辰,时也。”
4.时光、日子。
汉 · 扬雄《法言 · 问明》:“辰乎辰,曷来之迟,去之速也!”明 · 汤显祖《牡丹亭 · 第一〇出》: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!”
诞辰、忌辰。
5.日月星球的统称。参见“星辰”条。
6.姓。如清代有辰泰。
7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early morning; 5th terrestrial branch
- car. cycl., espace de temps, les corps célestes marquant le temps, 161e radica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𠩟 、 𠨷 、 𨑄
《唐韻》:植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丞眞切,𡘋音晨。《說文》:辰,震也。三月陽氣動,雷𩃓振,民農時也。《釋名》:辰,伸也。物皆伸舒而出也。
义又,時也。《書・臯陶謨》:撫于五辰。【註】謂五行之時也。
义又,日也。《左傳・成九年》:浹辰之閒。【註】自子至亥,十二日也。
义又,歲名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辰曰執徐。
义又,三辰,日月星也。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三辰旂旗。【註】日照晝,月照夜,星運行于天,昏明遞匝,民得取其時節,故三者皆爲辰也。
义又,日月合宿謂之辰。《書・堯典》:曆象日月星辰。【註】辰,日月所交會之地也。
义又,北辰,天樞也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北極謂之北辰。【註】北極,天之中,以正四時。
义又,大辰,星名。《春秋・昭十七年》:有星孛于大辰。《公羊傳》:大辰者何,大火也。大火爲大辰,伐爲大辰,北辰亦爲大辰。【註】大火謂心星,伐爲參星。大火與伐,所以示民時之早晚,天下所取正。北辰,北極天之中也,故皆謂之大辰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訓》:不辰,不時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我生不辰。又,〈小雅〉:我辰安在。
义又,叢辰,術家名。《史記・日者傳》叢辰。【註】猶今之以五行生尅擇日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州名。古沅陵郡,隋置辰州,以辰溪名。
又,叶時連切,音禪。韓愈詩「吾懸日與月,吾繫星與辰」,叶先韻。
考證
《左傳・桓二年》三辰旂旗。〔註〕日照晝,月照夜,星運行于天,昏明遞匝
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注解
〔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辰部。
〔辰〕字拼音是chén,独体字,五行属土。
〔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én] ⑴ 地支的第五位,属龙。⑵ 用于记时⑶ 时日⑷ 日、月、星的总称⑸ 古同“晨”,清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植鄰切頁碼第492頁,第3字續丁孫
𨑃
異體𨑄、辰
震也。三月,陽气動,靁電振,民農時也。物皆生,从乙、𠤎,象芒達;厂,聲也。辰,房星,天時也。从𠄞,𠄞,古文上字。凡辰之屬皆从辰。
鉉注徐鍇曰:「𠤎音化。乙,艸木萌初出曲卷也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三月陽气成,艸木生,上徹於土,故从𠤎。厂,非聲。疑亦象物之出。
𠨷
異體𠂮
古文辰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韻會》在「象」前補「匕」字。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:「辰與蜃在古當系一字。蜃字从虫,例當後起。」「余以為辰實古之耕器。其作貝殼形者,蓋蜃器也……附以提手,字蓋象形,其更加以手形若足形者,則示操作之意。」「辰本耕器,故農、辱、蓐、耨諸字均从辰。星之名辰者,蓋星象于農事大有攸關,古人多以耕器表彰之。」一說古「振」字。商承祚《說文中之古文考》:「辰,(甲骨文)象以手振巖石,乃振之初字。」周谷城《古史零證》:「就形體而言,正象人在崖下鑿石之狀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石倫反頁碼第1146頁,第3行,第1字述
震也。三月陽气動,雷電振,民農時也,物皆生。從乙、𠤎,象𦬆逹,厂聲也。辰,房星,天時也。從𠄞。𠄞,古文上也。凡辰之屬,皆從辰。
鍇注臣鍇曰:「雷出舊豫之時也。𠤎,化也;乙,草木𦬆初出曲卷也。《爾雅》云:『大辰,房心㞑也。』大火謂之大辰,大火,心也。明者以爲時候,心在中最明,故時候主焉。《尚書》曰:『撫于五辰。』辰,時也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振美于辰。』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46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古文辰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呼旱切、植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97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93頁,第3字
震也。三月昜气動。靁電振。民農時也。物皆生。
段注震振古通用。振,奮也。《律書》曰:辰者,言萬物之蜄也。《律曆志》曰:振美於辰。《釋名》曰:辰,伸也。物皆伸舒而出也。季春之月。生氣方盛。陽氣發泄。句者畢出。萌者盡達。二月靁發聲。始電至。三月而大振動。《豳風》曰:四之日舉止。故曰民農時。
从乙匕。
段注匕呼跨切。變也。此合二字會意。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。陰氣尙強。其山乙乙。至是月陽氣大盛。乙乙難出者始變化矣。
匕象芒達。
段注匕字依《韵會》補。芒達,芒者盡達也。
厂聲。
段注鉉等疑厂呼旱切,非聲。按厂之古音不可攷。文䰟與元寒音轉亦冣近也。今植鄰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辰,房星。天時也。
段注此將言从二。先說其故也。晶部曟字下曰:房星,爲民田時者。从晶,辰聲。或省作晨。此房星之字也。而此云辰,房星。辱下云:房星爲辰。田𠋫也。則字亦作辰。《爾雅》房心尾爲大辰是也。韋注《周語》曰:農祥,房星也。房星晨正,爲農事所瞻仰。故曰天時。引申之,凡時皆曰辰。《釋訓》云:不辰,不時也。房星高高在上。故从上。
从𠄞。𠄞,古文上字。凡辰之屬皆从辰。
古文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