掆
扌部11画左右结构U+6386
意思解释
掆
gāng基本解释
①同“扛”。舉;抬。《玉篇•手部》:“掆,舉。”
②頂。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六回:“獃子慌了,往山坡下築了有三尺深,下面都是石脚石根,掆住鈀齒。”
详细解释
动词
1.抬。通作“扛”。
疾患困笃者,悉掆移之。
(of two or more people)carry together;
2.顶住。
呆子慌了,往山下坡下筑了有三尺深,下面都是石脚石根,掆住钯齿。
withstand;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郎切,𡘋音岡 —— 舉也。《唐書・儀衛志》:掆鼓金鉦。
又,《唐韻》:古浪切;《集韻》:居浪切,𡘋岡去聲。《字林》:捎掆,舁也。
义或作扛,又作抗。
注解
〔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掆〕字拼音是g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岡。
〔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āng] ⑴ 同“扛”。舉;抬。《玉篇•手部》:“掆,舉。”⑵ 頂。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六回:“獃子慌了,往山坡下築了有三尺深,下面都是石脚石根,掆住鈀齒。”㈡ [gàng] ⑴ 扛,舉。《廣韻•宕韻》:“掆,捎掆,舁也。出《字林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