蟋
虫部17画左右结构U+87CB
外语翻译
- cricket
- Grille, Heimchen (S)
- grillon batailleu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息七切,音悉。《說文》:蟋蟀也㊟〔「蟀」或作「𧍓」。《說文》本作:蟋𧍓也〕。詳蟀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所櫛切,音瑟 —— 與𧒓同。註詳𧒓字。
注解
〔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蟋〕字拼音是x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悉,五行属金。
〔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〔~蟀〕昆虫,身体黑褐色,触角长,善于跳跃。雄性好斗,两翅摩擦能发声,对农作物有害。亦称“促织”、“趋织”;俗称“蛐蛐儿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息七切頁碼第446頁,第14字續丁孫
蟋
蟋𧍓也。从虫悉聲。
附注鈕樹玉新附考:「《說文》𧍓訓悉𧍓,知悉古無虫旁。然《隸釋》載《石經》魯《詩》殘碑已作蟋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