旻
意思解释
旻
mín基本解释
◎天,天空;又特指秋季的天。~天。苍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日,文声。本义:秋天。
2.同本义。
旻,秋天也。 钦若旻天。 号泣于旻天。 旻无疾威。 不吊旻天。 旻天兮清朗。
旻宇(秋天);旻序(秋为旻天,故称秋季为“旻序”);旻云(秋天的云)
autumn;
3.天空。
茫茫大块,悠悠高旻。
天旻;旻天(泛指天);旻穹(苍天);旻苍(苍天,上苍)
sky;
4.通“閔”。忧患。
化未期月,遘此竺旻。
hardship; misery;
外语翻译
- heaven
- Herbsthimmel (S), Himmel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武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眉貧切,𡘋音珉。《說文》:秋天也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秋爲旻天。【註】旻猶愍也,愍萬物彫落。【疏】秋,萬物成熟皆有文章,故曰旻天。《釋名》:旻,閔也。物就枯落可閔傷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。【傳】仁覆愍下,故曰旻天。《詩・小雅》:旻天疾威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閔,通作𩔉。
注解
〔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旻〕字拼音是m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文,五行属火。
〔旻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文声。本义是秋天。
〔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ín] ⑴ 天,天空;又特指秋季的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武巾切頁碼第215頁,第3字續丁孫
旻
秋天也。从日文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仁閔覆下,則稱旻天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眉均反頁碼第549頁,第7行,第2字述
秋天也。從日文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仁閔覆下,則稱日旻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當言《虞書》說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武巾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205頁,第3字許惟賢第530頁,第3字
秋天也。
段注此《爾雅・釋天》及歐陽《尙書》說也。《釋天》曰:春爲昊天。夏爲蒼天。秋爲旻天。冬爲上天。許,鄭本如是。孫炎,郭樸本乃作春蒼夏昊。
从日。文聲。
段注武巾切。十三部。
《虞書》說。
段注說各本作曰:今依《韵會》訂。《虞書》說三字當作《唐書》說曰四字。古文《堯典》欽若昊天說也。
仁覆閔下則偁旻天。
段注覆閔各本作閔覆。誤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作仁覆愍下謂之旻天訂。此古《尙書》說也。與《毛詩・王風》傳同。《五經異義》天號。今《尙書》歐陽說。《堯典》欽若昊天。春曰昊天。夏曰蒼天。秋曰旻天。冬曰上天。緫爲皇天。《爾雅》亦云:古《尙書》、《毛詩》說。天有五號。各用所宜稱之。尊而君之則曰皇天。元氣廣大則稱昊天。仁覆愍下則稱旻天。自天監下則稱上天。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。許君曰:謹按《堯典》。羲和以昊天緫勑以四時。故昊天不獨昊春也。《左傳》。夏《四月》孔丘卒。稱曰旻天不弔。非秋也。玄之聞也。《爾雅》者,孔子門人所作。以釋六藝之言。葢不誤也。春氣博施。故以廣大言之。夏氣高明。故以遠言之。秋氣或生或殺。故以閔下言之。冬氣閉藏而淸察。故以監下言之。皇天者,至尊之號也。六藝之中諸稱天者。以情所求言之耳。非必於其時稱之。浩浩昊天。求天之博施。蒼天蒼天。求天之高明。旻天不弔。求天之生殺當其宜。上天同雲。求天之所爲當順其時也。此之求天。猶人之說事各从其主耳。若察於是。則堯命羲和欽若昊天。孔丘卒稱旻天不弔。無可怪爾。按許作《五經異義》。不从《爾雅》从《毛詩》。造《說文》兼載二說。而先《爾雅》於毛。與鄭說無不合。葢《異義》早成。《說文》後出。不待鄭之駁正。而巳權衡悉當。觀此及社下姓下皆與《異義》不同。與鄭說相合。可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