㹤
犭部8画左右结构U+3E64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㹤
◎同“怯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怯) lacking in courage; cowardly, nervous; socially timid; frigh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去劫切;《集韻》:乞業切,𡘋音胠 —— 怯本字。《說文》:多畏也。从犬,去聲。杜林說从心作怯。互詳心部怯字註。
注解
〔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è、qu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去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去劫切頁碼第330頁,第13字續丁孫
㹤
多畏也。从犬去聲。
怯
杜林說:㹤从心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本謂犬,叚借謂人。」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从杜林作怯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羌脅反頁碼第809頁,第6行,第1字述
多畏也。從犬去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駑犬性易㹤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09頁,第6行,第2字述
杜林說,㹤從心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去劫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898頁,第2字許惟賢第829頁,第8字
多畏也。
段注本謂犬。叚借謂人。
从犬。去聲。
段注去劫切。古音葢在五部。
杜林說。㹤从心。
段注今字皆用伯山說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