皁
国语辞典解释
皁
zào详细解释
名
1.黑色。
《玉篇 · 白部》:“皂,色黑也。”
皂白。
2.古代官署中从事卑贱职业的差役。
《集韵 · 上声 · 皓韵》:“皂,贱人。”《左传 · 昭公七年》:“人有十等,下所以事上,上所以共神也。故……士臣皂,皂臣舆,舆臣隶。”
皂隶。
3.喂食牛马的食槽。
宋 · 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牛骥同一皂,鸡栖凤凰食。”
4.洗衣去污的用品。
5.已经结成但尚未坚实的谷实。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大田》:“既方既皂,既坚既好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实未坚者曰皂。”
形
◎黑色的。
《汉书 · 卷四八 · 贾谊传》:“且帝之身自衣皂绨,而富民墙屋被文绣。”《三国志 · 卷一一 · 魏书 · 管宁传》:“宁常著皂帽,布襦裤,布裙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皁
zào详细解释
1.《书》黑色。
比来江东无他故,江道亦不艰难,而石季龙频年再闭关,不通信使,此复是天公愦愦,无皂白之征也(《晋书‧卷十三‧天文志下》)。
2.《书》黑色的。
且帝之身自衣皂绨,而富民墙屋被文绣(《汉书‧卷四十八‧贾谊传》)。
3.《书》古代官署中的差役。
从而邑之恶少年,与官之吏胥皂隶辈(元‧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‧卷十二‧贞烈墓》)。
4.《书》喂食牛马的食槽。
牛骥同一皂,鸡栖凤凰食(宋‧文天祥《正气歌》)。
5.《书》壳已结成但尚未坚实的谷实。
既方既皂,既坚既好(《诗经‧小雅‧大田》)。
外语翻译
- black; police runners, from the black clothes formerly worn by them
- Sav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昨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在早切,𡘋曹上聲。《博雅》:皁隸,臣也。《類篇》:賤人也。《左傳・昭七年》:士臣皁,皁臣輿,輿臣隸。【疏】服䖍云:皁,造也;造,成事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櫪也。《集韻》:馬閑。《周禮・夏官・校人》:三乘爲皁,皁一趣馬。【註】馬十二匹爲皁,一皁之馬,趣馬一人主之。《史記・鄒陽傳》:牛馬同「皁」。【註】韋昭曰:皁,養馬之官。郭璞云:養馬之器。《漢書音義》:食牛馬器,以木作如槽。揚子《方言》:梁宋齊楚北燕之閒謂櫪曰皁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色黑也。《博雅》:緇謂之皁。《廣韻》:黑繒也。《史記・秦本紀》:錫爾皁游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自衣皁綈。《後漢・禮儀志》:日冬至,召太史,令各板書,封以皁囊。《漢官儀》:凡章表皆啓封,其言密事得皁囊也。
义又,皁白,猶黑白也。《北史・魏臨淮王傳》:中山皁白太多,未若濟南風流寬雅。
义又,鳥名。唐陸璣《毛詩鳥獸疏》:鸛雀,一名皁裙。
义又,《釋名》:早也。日未出時早起,視物皆黑,此色如之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山林,其植物宜皁物。【註】皁,柞栗之屬。或作早。《韻會》:今世謂柞實爲皁斗。柞卽橡也,其房可以染黑,俗因謂黑色爲皁。《正字通》:俗讀若竈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字彙補》:湯勞切,音韜。楊氏《古音》:《周禮》皁物之皁,音如韜。柞栗皆有韜橐也。
又,叶子苟切,音走。《詩・小雅》:既方既皁,既堅既好。【註】穀實未堅曰皁。好,音吼。又,揚雄〈太僕箴〉:廐焚問人,仲尼深𨢄;僕臣司駕,敢吿執皁。
《說文》草 —— 自保切 —— 草斗,櫟實也,一曰象斗子。从艸,早聲。徐鉉曰: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按,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,故曰草,通用爲草棧字,今俗書皁或从白、从十,或从白、从七,皆無意義。
注解
〔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白部。
〔皁〕字拼音是z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白、十。
〔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ào] ⑴ zào ㄗㄠˋ 同“皂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自保切頁碼第31頁,第12字續丁孫
𦷣
異體𦳱、𦳕、𦳕、𦯑、草
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象斗子。从艸早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案:櫟實可以染帛,爲黑色,故曰草。通用爲草棧字。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,或从白从七,皆無意義,無以下筆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自保反頁碼第108頁,第5行,第2字述
草斗,櫟實,一曰橡斗。從艸早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則今人書草木字,隨博士曹憲亦云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自𠈃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6頁,第4字許惟賢第81頁,第9字
草𣁬,
段注逗。
櫟實也。一曰象斗。
段注《木部》。栩𣏍也。其皁一曰樣。又曰:𣏍,栩也。又曰:樣,栩實也。按此言櫟者,卽栩也。陸璣云:栩今柞櫟也。徐州人謂櫟爲杼。或謂之栩。其子爲皁。或言皁斗。其殻爲汁。可以染皁。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。或云橡斗。按草斗之字俗作皁,作皂。於六書不可通。象斗字當從《木部》作樣。俗作橡。
从艸。早聲。
段注自𠈃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周禮・大司徒》。其植物宜早物。假借早晚字爲之。籒文作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