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疮的意思解释

疒部9画半包围结构U+75AE

疒部

9画

4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UWBV

KOSU

TOYY

00112

4056

2015

U+75AE

413413455 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撇、捺、横折钩、竖弯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uāng

基本解释

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。~疤。~口。冻~。痔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仓声。本义: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。

2.痈、瘫、疽、疖等的总称。

痍也。 《玉篇》所恶成痏。 张衡《西京赋》。 薛注:“疮痏,谓瘢痕也。”医得眼前,剜却心头肉。 聂夷中《咏田家》

疮毒(诸疮毒肿);疮疹(指疹子);疮疾(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)

sore; skin ulcer;

3.伤口;外伤。也作“创” 。

疮害(伤害);疮家(治疗疮疾的医生);疮瘢(创伤、瘢痕,指民生疾苦)

wound;

4.喻指伤痛;痛苦 。

疮疥之疾(比喻轻微的祸患;比喻痛苦的经历);疮痛(疮口或伤口痛;疮伤病痛)

pain;

外语翻译


  • tumor, boil, sore, wound
  • Hautgeschwür, Geschwür (S, Med)​, Wunde ( aüßerlich - 外 伤 )​ (S, Med)​, schlimm, weh
  • ulcère, furoncle, blessu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 )

古文: 創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初良切;《正韻》:初莊切,𡘋音瑲。玉篇》:瘡,痍也。集韻》:痏也。韻會》:瘍也、痍也。釋名》:瘡,𢦤也 —— 𢦤毀體使傷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所惡成瘡痏。【註】創痏謂瘢痕。南史・宋武帝紀》:虎魄療金瘡。

又,《集韻》:[⿰石󰕀]霜切,義同。

注解

〔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瘡〕字拼音是chuā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倉

〔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āng] ⑴ 伤口;外伤。也作“創”。《玉篇•疒部》:“瘡,瘡痍也。古作創。”⑵ 溃疡;疮疖。《集韻•唐韻》:“瘡,瘍也。”⑶ 喻指痛苦。唐杜甫《壯遊》:“上感九廟焚,下憫萬人瘡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楚良切頁碼137頁,第1

刅傷也。从刃从一。

異體𠞴𠟐

創或从刀倉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瘡,非是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楚霜反頁碼353頁,第4行,第1

創傷也。從刃,從一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一,刃所傷,指事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53頁,第4行,第2

刃或從倉。

鍇注臣鍇按:史此正刀創字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楚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730頁,第2許惟賢324頁,第5

創傷也。

段注凡殺傷必以刃。

从刃。从一。

段注按鉉本篆作刅。鍇本篆作刄。今按當是從刃從一。一者,傷之象。𠟎之所入也。刅省則作刄。小徐本《井部》刱,《米部》粱皆從刄。考桐柏廟碑梁字,羊竇,道碑粱字,《五經文字》及唐石經梁粱皆不作刅。今人作𥛬書梁粱皆從刅。非古法。不可從也。楚良切。十部。

刅或从倉。

段注從刀倉聲也。凡刀創及創瘍字皆作此。俗變作𠛂,作瘡。多用創爲𠛝(刱)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