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蜎的意思解释

虫部13画左右结构U+870E

虫部

13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JKEG

LIRB

IJQ

56127

U+870E

2512142512511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~~〕形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。

古书上指孑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孑孓。蚊子的幼虫。

蟹与科斗,莫吾能若也。 《庄子》

蜎蠖(泛指昆虫。亦喻微小的事物)

wriggle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蚊子的幼虫。即孑孓。

《尔雅 · 释鱼》:“蜎,蠉。”晋 · 郭璞 · 注:“井中小蛣蟩,赤虫,一名孑孓。”

2.姓。如春秋时楚国有蜎渊。

弯曲。

《字汇 · 虫部》:“蜎,挠也。”

参见“蜎蜎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孑孓。

2.《书》弯曲。

刺兵欲无蜎(《周礼‧冬官考工记‧庐人》)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osquito larva
  • Yuan (Eig, Fam)
  • lému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 )

唐韻》:於𤣥切;《集韻》:縈𤣥切;《韻會》:縈緣切,𡘋音娟。玉篇》:蠋貌。》:蜎蜎者蠋。詳蠋字註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蟲》:蜎,蠉蟲。詳蠉字註。

又,撓也。周禮・冬官・廬人》:句兵欲無彈,刺兵欲無蜎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蜎亦掉也。

又,姓。前漢・藝文志》:《蜎子》十三篇。【師古註】名淵,楚人,老子弟子。蜎,姓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巨卷切,音圈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泫切,音䬼。前漢・揚雄傳》:蜵蜎蠼濩之中。【師古註】言屋中之深廣也。

又,休緣切 —— 人名,《史記・甘茂傳》:楚王問于范蜎。【索隱註】蜎,休緣切。

又,與娟通。楚辭・遠遊篇》:雌蜺便蜎以增撓兮。成公綏〈嘯賦〉:䕃脩竹之蟬蜎。又,馨兗切 —— 同「蝝」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 )

《爾雅・釋蟲》蜎,蠉蟲

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。蠉下省蟲字。

注解

〔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蜎〕字拼音是y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肙

〔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ān] ⑴ 〔~~〕形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。⑵ 古书上指孑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狂沇切頁碼445頁,第5

異體蜎

蜎蜎也。从虫肙聲。

附注段玉裁改「蜎也」作「肙也」,並注云:「肙,各本作蜎,仍複篆文,不可通。攷《肉部》『肙』下云:小蟲也。今據正……肙、蜎蓋古今字。」王筠句讀:「蜎,肙也。依《集韻》引改。此以母釋子之法也。肙字從肉,蟲無骨也。從口者,肙掉尾向首,其曲如環也。蜎再加虫,是肙所孳育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狂沇切頁碼1050頁,第6行,第2

蜎蜎也。從虫肙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狂兖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683頁,第1許惟賢1167頁,第2

蜎肙也。

段注肙各本作蜎。仍複篆文不可通。攷《肉部》肙下云:小蟲也。今據正。《韵會》引《說文》井中蟲也。恐是據《爾雅》注改。肙蜎葢古今字。《釋蟲》。蜎,蠉。蠉本訓蟲行。叚作肙字耳。郭云:井中小蛣蟩赤蟲。一名孑孑。《廣雅》曰:孑孑,蜎也。《周禮》。刺兵欲無蜎。注云:蜎,掉也。謂若井中蟲蜎蜎。詩《毛傳》曰:蜎蜎,蜀皃。蜀,桑蟲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今水缸中多生此物。俗謂之水蛆。其變爲𧓢

从虫。肙聲。

段注形聲中有會意。狂兖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