酋
意思解释
酋
qiú基本解释
①长官。~长。
②(盗匪、侵略者的)首领。匪~。敌~。
③酒熟。
④古代对造酒的女奴的称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小篆字形。《说文》:“从酉,水半见于上。”金文中“酉”象酒坛形。因为是陈酒,酒与酒糟下沉,上面“八”象水形。本义:陈酒,久酿之酒。
2.同本义。
酋,绎酒也。从酉,水半见于上。礼有大酋,掌酒官也。
酋腊(极熟的酒);。
aged wine;
3.古代称从事与酒有关工作的人。
official in charge of wine;
4.大酋。
乃命大酋,秫稻必齐,曲蘖必时。
5.掌酒的女奴。
妇人以为舂酋。
6.部落的首领。也为魁帅的通称。
二贵酋名。 诋大酋当死。与贵酋处二十日。
匪酋;贼酋;敌酋(敌人的头子);酋渠(部落的首领);酋领(部落的首领)
chief of a tribe; chieftain;
7.假借为“猷”。功业。
似先公酋矣。
meritorious deeds;
外语翻译
- chief of tribe, chieftain
- Häuptling
- chef du clan, chef de tribu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慈秋切,音遒。《說文》:繹酒也。从酉,水半見於上,酒久則水上見而糟少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》酒正二曰昔酒。【註】昔酒,今之酋久白酒。【疏】酋,亦遠久之義。
义又,《博雅》:酋,熟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河以北,趙魏之閒,火熟曰爛,氣熟曰糦,久熟曰酋,穀熟曰酷,熟,其通語也。
义又,酒官之長。《禮・月令》:仲冬之月,乃命大酋。【註】酒熟曰酋。大酋者,酒官之長。酋者,久遠之稱。久熟者善,故名酒官爲大酋。
义又,揚子《太𤣥經》:酋,西方也,夏也,物皆成象而就也。【註】酋,聚也。物已成就,可蓄聚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酋,終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似先公酋矣。【傳】酋,終也。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。
义又,雄也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說難既酋其身。【註】酋,雄也。
义又,矛名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酋矛常有四尺。【疏】酋,矛二丈也。
义又,酋長,魁帥之名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儋耳黑齒之酋,金鄰象郡之渠。【註】酋,渠,皆豪帥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酋者,語發聲也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似由切,音囚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醔。
考證
《前漢・敘傳》說難旣酋其身。
謹按原文其身逎囚四字爲句,逎囚二字不可省。謹照原文其身下增逎囚二字。
注解
〔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酉部。
〔酋〕字拼音是qi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丷、酉,五行属木。
〔酋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。《说文》:“从酉,水半见于上。”金文中“酉”象酒坛形。因为是陈酒,酒与酒糟下沉,上面“八”象水形。本义是陈酒,久酿之酒。
〔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ú] ⑴ 长官⑵ (盗匪、侵略者的)首领⑶ 酒熟。⑷ 古代对造酒的女奴的称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字秋切頁碼第496頁,第28字續丁孫
酋
繹酒也。从酉,水半見於上。《禮》有大酋,掌酒官也。凡酋之屬皆从酋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繹酒,謂日久之酒。」「『酋』上與『谷』上正同,皆曰水半見。繹酒糟滓下湛,水半見於上故像之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酉亦聲。」王筠句讀:「酋字之義則與酒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字由反頁碼第1155頁,第4行,第1字述
繹酒也。從酉,水半見於上。《禮》有「大酋」,掌酒官也。凡酋之屬,皆從酋。
鍇注臣鍇按:《國語》曰:「毒之酋腊,其傷人也必甚。」然則酋,久酒也。酒久則水上見,謂糟少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字秋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300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303頁,第10字
繹酒也。
段注繹之言昔也。昔,久也。多下曰:从重夕。夕者,相繹也。故重夕爲多。然則繹酒謂日久之酒。對𨠒爲疾孰酒,醴酤爲一宿酒言之。繹俗作醳。《周禮・酒人》三酒注曰:事酒,酌有事者之酒。其酒則今之醳酒也。昔酒,今之酋久白酒。所謂舊醳者也。淸酒,今中山冬釀接夏而成。《郊特牲》舊澤之酒注曰:澤讀爲醳。舊醳之酒,謂昔酒也。玉裁按許云繹酒,葢兼事酒昔酒言之。事酒謂繹酒。昔酒謂舊繹之酒也。酋之義引申之,凡久皆曰酋。久則有終。《大雅》。似先公酋矣。傳曰:酋,終也。
从酉。水半見於上。
段注謂𠄟也。酋上與𠔌上正同。皆曰水半見。繹酒糟滓下湛。水半見於上。故像之。字秋切。三部。
禮有大酋。掌酒官也。
段注禮謂《明堂月令》。仲冬,乃命大酋。注曰:酒孰曰酋。大酋者,酒官之長也。
凡酋之屬皆从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