贮
意思解释
贮貯
zhù基本解释
◎储存。~存。~藏( cáng )。~积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贝,宁( zhù )声。从贝与财物有关。本义:积存,收藏。
2.同本义(侧重于保存,含有积累储存的过程)。
貯,积也。 货物贮藏于市中。 我有衣冠,而子产贮之。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,小者坐列贩卖。 厨中有贮酒数百斛。 木格贮之。 备贮弹药。 馆以贮之。
store; hold;
3.又。
以广贮江宁、 杭州、 苏州之病梅。
贮廊(厅后的房屋);贮草过冬;贮木场。
4.等待。通“伫”。
饰新宫以延贮兮,泯不归乎故乡。
wait;
外语翻译
- store, stockpile, hoard
- sichern, einsparen , speichern, aufbewahren , aufstapeln, Vorrat (S)
- emmagasiner, mettre en dépôt, stock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丁呂切;《集韻》:展呂切,𡘋音䘢。《說文》:積也。《玉篇》:藏也。《廣韻》:居也。《公羊傳・僖三年》:無貯粟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夫積貯者,天下之大命也。
义又,與[⿰宁著]、褚同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廛人》〔註〕:謂貨物[⿰宁著]藏於市中。【釋文】[⿰宁著],本或作貯,又作褚,皆同。
又,同「著」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積著之理。【註】著,張呂反。
注解
〔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貯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宁。
〔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ù] ⑴ 见“贮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直呂切頁碼第205頁,第2字續丁孫
貯
積也。从貝宁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當言宁亦聲,少亦字也。會意。」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貯,(甲骨文)象內貝于宁中形,或貝在宁下,與許書作貯,貝在宁旁意同。又宁、貯古為一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竹吕反頁碼第524頁,第1行,第1字述
積也。從貝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當言宁亦聲,少亦字也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直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122頁,第2字許惟賢第495頁,第4字
積也。
段注此與宁音義皆同。今字專用貯矣。《周禮》注作𡪄。俗字也。
从貝。宁聲。
段注直呂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贮,积藏。字形采用“贝”作边旁,“宁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