鼩
鼠部18画左右结构U+9F29
意思解释
鼩
qú基本解释
◎〔~鼱〕哺乳动物,毛色灰褐或灰白,形极似鼠,但吻部细而尖,穿穴地中而造巢,吃昆虫、蚯蚓等,有益于农作物。亦称“鼱鼩”;古称“鼩”或“鼱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鼩鼠 ,又叫“鼱鼩。食虫类动物,形似小鼠,体小尾短。
鼩洞(鼠洞)
shrew;
外语翻译
- Spitzmaus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其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權俱切,𡘋音劬。《說文》:精鼩鼠也。《爾雅・釋獸》:鼩鼠。【註】小鼱鼩也。亦名𪖁鼩。
注解
〔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鼠部。
〔鼩〕字拼音是q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鼠、句。
〔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ú] ⑴ 〔~鼱〕哺乳动物,毛色灰褐或灰白,形极似鼠,但吻部细而尖,穿穴地中而造巢,吃昆虫、蚯蚓等,有益于农作物。亦称“鼱鼩”;古称“鼩”或“鼱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其俱切頁碼第333頁,第1字續丁孫
鼩
精鼩鼠也。从鼠句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補正:「《釋文》曰:《字林》云鼱鼩。然則古單名鼩,後漢則名精鼩,晉又作鼱為專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群吁反頁碼第815頁,第2行,第1字述
精鼩鼠也。從鼠句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爾雅》注:『小鼱鼩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914頁,第4字許惟賢第836頁,第5字
精鼩鼠也。
段注四字一句。《爾雅》謂之鼩鼠。郭注。小鼱鼩也。亦名𪖁鼩。《漢書・東方朔傳》如淳注曰:鼱鼩,小鼠也。音精劬。據《爾雅・釋文》、《字林》有鼱字。
从鼠。句聲。
段注其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