㪔
攴部12画左右结构U+3A94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㪔
◎同“散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散) to scatter; to disperse; to break up or separate for a time; to dismis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蘇旱切;《集韻》:顙旱切,𡘋音𠍘㊟〔《集韻》字作「𠍘」。《集韻》「𢿱」:顙旱切……隷作「散」;又,𢽳,通作「散」。「繖」,亦作「𠍘」。案,𢿱即𢿨,𢽳即㪔,𢿨、㪔同〕。《說文》:分離也。从攴、从林,分㪔之意也。《正字通》:剝麻也,卽分離之意。
注解
〔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àn、t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𣏟、攴、;、林、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穌旰切頁碼第237頁,第6字續丁孫
𢽳
異體㪔
分離也。从攴从𣏟。𣏟,分𢽳之意也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此分散字,象麻之分散也。」王筠句讀:「經典皆借《肉部》𢿨為之,而變為散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㪔字,从𣏟、从攴,會擊某種植物使散之意,𣏟亦聲。𣏟字从林,中有小點象散落之形,即㪔之初字。或从攴林,省略林中之小點。金文與甲文同。後加『月』聲作『𢿨』,隸變作『散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四旰反頁碼第603頁,第5行,第2字述
分離也。從攴,從𣏟,分散意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分散字,象麻之分散也。此會意。𩀼、散字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穌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341頁,第1字許惟賢第587頁,第6字
分離也。
段注𢿱潸字以爲聲。𢿱行而𢽳廢矣。
从林。从攴。
段注會意。穌旰切。十四部。
林,分𢽳之意也。
段注說从林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