𨁉
足部14画左右结构U+28049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𨁉
◎同“䠅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正字通》:苦本切,音稇 —— 瘃足也。〇【按】卽䠅字之譌。《說文》从囷不从困。
注解
〔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𨁉〕字拼音是kǔ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苦本切頁碼第62頁,第13字續丁孫
䠅
異體𨁉
瘃足也。从足囷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𨁉」。段玉裁注:「囷聲,鍇本作困聲,非。古音由斂而侈,囷聲字多轉入䰟韻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苦袞反頁碼第178頁,第3行,第2字述
瘃足也。從足困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足遇寒裂曰瘃,故《漢書》曰:『天寒,士卒皸瘃墮指者什二三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苦本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333頁,第5字許惟賢第150頁,第2字
瘃足也。
段注《疒部》曰:瘃,中寒腫覈也。據《趙充國傳》。手足皆有皸瘃之患。此字從足。故訓爲瘃足。
从足。囷聲。
段注囷聲鍇本作困聲。非。古音由斂而侈。囷聲字多轉入䰟韵。苦本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