䤜
金部11画左右结构U+491C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䤜
◎同“钝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鈍) blunt, obtuse; dull-witte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义《龍龕》:同「鈍」。
注解
〔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戌集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䤜〕字拼音是d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徒困切頁碼第470頁,第17字續丁孫
鈍
異體䤜
錭也。从金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徒寸反頁碼第1100頁,第4行,第2字述
錭也。從金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徒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856頁,第6字許惟賢第1242頁,第4字
錭也。
段注古亦叚頓爲之。
从金。屯聲。
段注徒困切。十三部。
白话解释
钝,刀锋粘涩,不快利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屯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金、屯聲。「金」為金粒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金屬有關;「屯」為草木初生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楷書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钝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