冏
冂部7画半包围结构U+518F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
◎古同“炯”,明亮有神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象形。本作“囧”。象窗口通明。本义:光明。
2.同本义 。
冏冏(光明的样子);冏彻(明亮而通彻);冏寺(即太仆寺。古代官署名。掌舆马及马政);冏牧(冏卿。太仆寺卿)
light; bright;
3.鸟飞的样子 。
冏然(鸟飞的样子)
(bird)flying;
外语翻译
- abutilon, Abutilon avicenna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篇海》:古熒切,音扃。木華〈海賦〉:冏然鳥逝。【註】光也。
注解
〔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冂部。
〔冏〕字拼音是jiǒ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𦉪、口、;、冂、㕣。
〔冏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本作“囧”。象窗口通明。本义是光明。
〔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ǒng] ⑴ 古同“炯”,明亮有神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女滑切頁碼第67頁,第2字續丁孫
㕯
言之訥也。从口从內。凡㕯之屬皆从㕯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㕯,从口,从內,會意。內亦聲,字亦作左形右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女滑反頁碼第189頁,第2行,第1字述
言之訥也。從口内聲。凡㕯之屬,皆從㕯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論語》云:『其言㕯㕯然,如不出諸其口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女滑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4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57頁,第3字
言之訥也。
段注《檀弓》作呐同。其言呐呐然。如不岀諸其口。注。呐呐,舒小皃。此與《言部》訥音義皆同。故以訥釋㕯。
从口內。
段注內,入也。會意。內亦聲。女滑切。十五部。
凡㕯之屬皆从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