嗀
口部13画左右结构U+55C0
外语翻译
- vomi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許角切;《集韻》:黑角切,𡘋音㕰。《集韻》或作𣪳、㱿。《說文》:歐貌。从口,㱿聲。《玉篇》:嗀,嘔吐貌。《左傳・哀二十五年》:褚師聲子韈而登席,公怒㊟〔「韈」,開明版作「韤」〕。辭曰:臣有疾異於人,若見之君將嗀之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呼木切,音豰 —— 義同。《五音集韻》書作𠹢。
又,《集韻》:黑各切,音壑 —— 義同。《左傳》:〔釋文〕㱿,又許各反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㱿。
注解
〔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嗀〕字拼音是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𣪊、口、;、𫯁、殳。
〔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ù] ⑴ 呕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角切頁碼第44頁,第27字續丁孫
嗀
異體𣪛
歐皃。从口㱿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君將嗀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刻學反頁碼第134頁,第5行,第1字述
歐皃也。從口𣪊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君將嗀之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心惡未至於歐,因嗀出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4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7頁,第11字
歐皃。
段注今俗語如此。
从口。㱿聲。
段注許角切。三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君將嗀之。
段注左哀卄五年文。之《玉篇》作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