䨽
非部11画上下结构U+4A3D
外语翻译
- to resolve, to dissolve; to decompose, to analyze, to part, to differ, different, a bird ( like a legendary bird with man's face and one leg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非尾切;《集韻》:府尾切,𡘋音匪。《說文》:別也。从非,已聲。
又,《廣韻》:敷尾切;《集韻》:妃尾切,𡘋音斐 —— 鳥名,山梟也。
义又,《類篇》:別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平祕切,音備 —— 鳥如梟。《集韻》書作𩇯。
又,《集韻》:攀悲切,音丕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非部。
〔䨽〕字拼音是fě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非、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非尾切頁碼第391頁,第4字續丁孫
䨽
別也。从非己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此字當隸《己部》,从己,非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斧尾反頁碼第946頁,第1行,第1字述
別也。從非己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非尾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29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13頁,第4字
別也。
段注別者,分解也。
从非已。
段注舊已下有聲字。今刪。已猶身。非已猶言不爲我用。會意。非亦聲。非尾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