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鎗的意思解释

金部18画左右结构U+9397

金部

18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QWYK

COIR

POXJ

88167

U+9397

341124313445113251 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撇、捺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枪”。

基本解释

钟声。

鼎。

酒器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武器名:(1)长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头,可用于刺击。通“槍”。《儒林外史 · 第一二回》:“刀、鎗、剑、戟,都还略有些讲究。”(2)可发射子弹以射击目标的武器。通“槍”。

手鎗、步鎗、机关鎗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敲击金、钟的声音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六〇上 · 马融传》:“锽锽鎗鎗,奏于农郊大路之衢。”

一种三足鼎,古代多用作温酒器。

《南齐书 · 卷三八 · 萧赤斧传》:“陛下前欲坏酒鎗,恐宜移在此器也。”《南史 · 卷七三 · 孝义传上 · 潘综传》:“少为邵吏,母好食鎗底饭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武器名。旧时指长棍一端有尖锐金属头的兵器。今指口径在20毫米以下,可发射子弹以射击目标的武器。

2.外型或性能像枪的物品。

焊鎗、瓦斯鎗、热熔鎗。

3.量词。用于计算枪枝发射的单位。∥通“槍”。

警察连开四鎗,终于制服歹徒。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拟声词。模拟敲击金、钟的声音。

锽锽鎗鎗,奏于农郊大路之衢(《后汉书‧卷六十上‧马融列传》)。

2.《书》一种鼎,古代多作为酒器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ifle, small arms, hand gun
  • arme, fusil, lance, Qiang (lanc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 )

唐韻》:楚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楚耕切,𡘋音璫。說文》:鐘聲也。後漢・馬融傳》:鍠鍠鎗鎗,奏於農郊大路之衢。博雅》:聲也。集韻》或作鏿。

又,《廣韻》:鼎類。六書故》:三足鬴也。俗作鐺。

又,《正韻》:酒器。南齊竟陵王子良,遺何默以徐景山酒鎗。古借用倉。

又,《集韻》:鋤庚切,音傖 —— 亦鐘聲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千羊切,音瑲 —— 與鏘同。史記・樂書》:君子之聽音,非聽其鏗鎗而已也。前漢・禮樂志》:但能紀其鏗鎗鼓舞,而不能言其義。【註】鏗鎗,金石之聲也。潘岳〈籍田賦〉:衝牙錚鎗。

又,與鶬通。詩・周頌》鞗革有鶬〔釋文〕:鶬,七羊反 —— 本亦作鎗。【傳】有鶬,言有法度也。【箋】鶬,金飾貌。

又,長腰鎗,米別名。李賀〈憶昌谷山居〉詩:長鎗江米熟。【註】江米,江南所貢玉粒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鎗去聲,髹工有鎗金、鎗銀法。見《輟耕錄》。

正字通》:俗以鎗爲刀槍字,誤。

注解

〔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āng、ch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倉

〔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ng] ⑴ 同“枪”。 [chēng] ⑴ 钟声。⑵ 鼎。⑶ 酒器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楚庚切頁碼468頁,第9

鎗鐘聲也。从金倉聲。

附注段玉裁於「鎗」下補「鎗鏓」二字。吳大澂古籀補:「倉,古鎗字,不从金。許氏說:『鎗,鐘聲也。』『鏓,鎗鏓也。』《宗周鐘》『倉倉悤悤』,倉悤即鎗鏓之省文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測彭反頁碼1095頁,第7行,第2

鎗鐘聲也。從金倉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楚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836頁,第2許惟賢1233頁,第7

鎗鎗鏓。

段注二字各本無。今依全書例補之。雙聲字也。

鐘聲也。

段注引申爲他聲。詩《采芑》。八鸞鎗鎗。毛曰:聲也。韓奕作將將。烈祖作鶬鶬。皆叚借字。或作鏘鏘。乃俗字。《漢書・禮樂志》鏗鎗。《藝文志》作鏗鏘。《廣雅》作銵鎗。

从金。倉聲。

段注楚庚切。按古音七羊反。在十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