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荒的意思解释

艹部9画上下结构U+8352

艹部

9画

6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YNQ 86,AYNK 98

TYVU

ESND

44212

5435

2736

U+8352

122415325 横、竖、竖、点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撇、竖、竖弯钩

𠃤𥡃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年成不好,收成不好。~年。灾~。防~。备~。

长满野草,或无人耕种。~芜。~地。开~。

废弃。~废。~疏。~置。业精于勤,~于嬉。

冷落偏僻。~村。~郊。~落( luò )(a.荒凉冷落;b.荒疏衰退)。~颓。

严重缺乏,不够用。煤~。

不实在的,不正确的。~信。~唐(a.浮夸,不实在;b.行为放荡。“唐”均读轻声)。

放纵,迷乱。~淫。~腆(沉湎于酒)。

远,边远的地方。~远。~遐。八~。

扩大:“天作高山大王~之”。

包有:“奄有龟蒙,遂~大东,至于海邦”。

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。~子(毛坯)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丱,巟( huāng )声。本义:荒芜。

2.同本义。

,芜也,一曰草地也。 《说文》我居圉卒 《诗 · 大雅 · 召》民散则削之。 《周礼 · 大司马》地广大而不治。 《礼记 · 曲礼》三径就 晋 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开荒南野际。极于残。 宋 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几处坟。 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荒陂(荒芜的坡地);荒梗(土地荒废,道路阻隔);荒楚(杂草树木蔓生的地方);荒白(荒芜);;荒居(荒凉的住处。常用作对自己住处的谦称);荒陋(荒凉简陋);荒城(荒凉的古城);荒梗(荒凉闭塞)

waste; lie waste;

3.年成不好;凶年;歉收。

政十有二聚万民。 《周礼 · 大司徒》。注:“凶年也。” 《周礼 · 春官 · 同服》。注:“饥馑也。”果不熟为 《尔雅 · 释天》四谷不升谓之 《韩诗外传》

crop failure;

4.卷八》

三曰丧之式。 《周礼 · 天官 · 大宰》

荒春(春末的时候,青黄不接,生活最为困难,所以称为荒春);荒旱表(上报旱情的奏章);荒耗(遭灾减产,民用空竭)

5.大;广大,无边际。引申为不可信。

好乐无 《诗 · 唐风 · 蟋蟀》幽居允 《诗 · 大雅 · 公刘》大王之。 《诗 · 周颂 · 天作》落之岁。 《淮南子 · 天文》

荒荒。

vast;

6.远;久远。

,远也。 《广雅 · 释诂一》戎翟服。 《国语 · 周语》

荒古;荒绝(邈远);荒土(东北方极远之地);荒外(边远之外,或八荒之外的地方。极远的意思。引申指偏僻无文化的地方);荒服(五服之一。指距离京城最远的属地);荒域(边远的地方)

far; remote;

7.昏聩 。

荒昧(昏庸);荒悖(昏乱);荒塞(昏聩闭塞);荒屯(荒乱艰阻);荒末(荒乱之末)

muddleheaded;

8.不合情理 。

荒幻(荒诞虚妄);荒忽(虚妄;荒诞);荒唐言(原为不着边际的话,后引申为乖谬之言)

unreasonable;

9.空,虚 。

荒芒(犹渺茫);荒茫(犹渺茫。旷远迷茫)

empty; unreal;

10.成色不足的。

老夫带得三两银,权为程敬。 《警世通言》

of substandard purity;

动词

1.荒废;荒疏。

失朕命。 《书 · 盘庚》

荒疏;荒顿(荒疏废弃);荒陋(荒疏浅薄);荒宁(荒废懈怠,贪图安逸);荒坠(荒废坠失)

waste; neglect;

2.扩大,大 。

荒度(大力治理;犹言宽大为怀);荒阅(大ň。大搜索)

expand;

3.迷乱 。

荒亡(沉迷于打猎和酒色);荒腆(耽迷无度,沉溺);荒饮(无节制地饮酒);荒淫无道(贪酒好色,生活糜烂,肆行暴虐,毫无德政);荒子孱孙(不成材的子孙;放荡无行的后嗣);荒色(沉湎声色);荒耽(沉溺)

indulge in;

名词

1.荒地 。

荒土(没有开垦的土地);荒白(干裂荒芜,五谷不生的田地);垦荒;开荒。

wasteland;

2.饥荒 。

荒末(饥荒战乱的末世)

famine;

3.事物的严重短缺 。

油荒;水荒;煤荒;房荒;荒月(指农历四月。时青黄不接而农事日忙,市场面临淡季,俗称“荒月”)

shortage; scarcity;

4.废弃物;破烂。

隔壁拾的四喜子不知从什么地方拾来了挺厚的一叠。 茅盾《子夜》

scraps;

5.另见 huǎng。

详细解释

1.——“饥荒”( jīhuang ):指经济困难。

2.另见 huāng;huǎng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废弃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荒,芜也。”汉 · 桓宽《盐铁论 · 本议》:“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,工商盛而本业荒也。”唐 ·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荒于嬉;行成于思毁于随。”

荒废、荒芜。

2.沉溺。

《金史 · 卷七〇 · 撒改传》:“辽主荒于游畋,政事怠废。”

荒淫。

3.扩大。

《诗经 · 周颂 · 天作》:“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”《列子 · 杨朱》:“禹纂业事雠,惟荒土功。”

4.惊慌、忙乱。

唐 · 卢藏用《陈子昂别传》:“(段简)将欲害之,子昂荒惧,使家人纳钱二十万。”《刘知远诸宫调 · 第二》:“知远听得道,好惊荒,别了三翁,急出祠堂。”

1.还未开垦的田地。

晋 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诗五首之一:“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”《晋书 · 卷九〇 · 良吏传 · 王宏传》:“督劝开荒五千余顷,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。”

垦荒。

2.边远的地方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离骚》:“忽反顾以游目兮,将往观乎四荒。”《三国演义 · 第九一回》:“我奉王命,问罪遐荒。”

八荒九垓。

3.凶年,农作物歉收的日子。

清 · 魏源《吴农备荒议上》:“救荒不如备荒,备荒莫如急农时。”

救荒、逃荒、饥荒。

4.事物严重缺乏的情况。

水荒、屋荒、师资荒。

5.破烂废弃的物品。

收荒、拾荒。

1.空旷冷清、偏僻。

唐 · 吴融《野庙》诗:“古原荒庙揜莓苔,何处喧喧鼓笛来。”

荒凉、荒郊野外。

2.不合情理的、不实在的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一〇〇回》:“前两天还听见一个荒信,说是南边的公当铺也因为折了本儿收了。”

荒诞、荒谬、荒唐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田地长满了野草。

荒芜、地都荒了。

2.荒地。

开荒、拓荒、垦荒。

3.歉收;年成不好。

荒年、荒歉、饥荒。

4.灾荒。

度荒、救荒。

5.非常缺乏的情况。

水荒、油荒。

6.偏僻;冷落。

荒僻、荒无人烟、荒郊野外。

7.荒疏。

荒废、不要荒了学业。

8.极不合情理;离奇。

荒谬、荒诞。

9.没有节制;极为放纵。

荒淫无度。

10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wasteland, desert; uncultivated
  • Ödland, unkultiviertes Land (S, Geo)​, Mißernte, Hungersnot (S, Agrar)​, verlernen, aus der Übung kommen, vernachlässigen (V)​, öde, brachliegend, unkultiviert (Adj)​, großer Mange, große Knappheit (Adj)​, roh, unbearbeitet (Adj)​, unbestimmt, ungenau, ungesichert, dahergeredet (Adj)​, wüst, verlassen, einsam, menschenleer (Adj)
  • disette, famine, manque, abandonner, négliger, inculte, stérile, désert, abandonné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古文: 𠃤𠯚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呼光切,音肓。說文》:蕪也,一曰草掩地也。〈周語〉:田疇荒蕪。韓詩外傳》:四穀不升,謂之荒。爾雅・釋天》:果不熟爲荒。

又,廢也。書・蔡仲之命》:無荒棄朕命。【傳】無廢棄我命。

又,大也。詩・周頌》: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書・益稷》:惟荒度土功。【傳】大治度水土之功。

又,《書・禹貢》:五百里荒服。爾雅・釋地》:觚竹、北戸、西王母、日下,謂之四荒。

又,掩也。詩・周南》:南有樛木,葛藟荒之。

又,空也。〈吳語〉:荒城不盟。

又,䝉也。禮・喪大記》〔註〕:在旁曰帷,在上曰荒。

又,《集韻》同「慌」。楚辭・哀郢》:荒忽其焉極。

又,通肓。史記・扁鵲列傳》:搦髓腦揲荒,〔註〕荒,膏荒也。

又,地名。水經注》:荒谷東岸有冶父城。梁元帝〈𤣥覽賦〉:夕瞻荒谷之寺。

又,歲名。爾雅・釋天》:大歲在己曰大荒落。

又,姓。見《通志・氏族略》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《吳語》荒城不盟。

謹照原文城改成。

注解

〔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荒〕字拼音是hu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巟,五行属

〔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丱,巟( huāng )声。本义是荒芜。

〔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āng] ⑴ 年成不好,收成不好⑵ 长满野草,或无人耕种⑶ 废弃⑷ 冷落偏僻⑸ 严重缺乏,不够用⑹ 不实在的,不正确的⑺ 放纵,迷乱⑻ 远,边远的地方⑼ 扩大:“天作高山大王~之”。⑽ 包有:“奄有龟蒙,遂~大东,至于海邦”。⑾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呼光切頁碼26頁,第18

𮎰

異體、荒、𦮋

𮎰蕪也。从艸㠩聲。一曰艸淹地也。

附注按:段玉裁注本「淹」作「掩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忽光反頁碼95頁,第6行,第3

𮎰蕪也。從艸㠩聲。一曰艸淹地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謂草雜水淹地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呼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58頁,第4許惟賢69頁,第4

𮎰蕪也。

段注𮎰之言尨也。故爲蕪薉。

从艸。㠩聲。

段注呼光切。十部。

一曰艸掩地也。

段注《周南》、《魯頌》毛鄭皆曰:𮎰,奄也。此艸掩地引伸之義也。一本掩作㤿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