嗅
意思解释
嗅
xiù基本解释
◎闻,用鼻子辨别气味。~觉。~神经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(形声。从口,臭声。字本作“臭”,由“犬、自(鼻)”会意,狗的鼻子灵敏,善于闻嗅。本义:用鼻子辨别气味) 同本义。
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。
嗅石(神兽名);嗅闻(用鼻子辨别气味)
smell scent; sniff;
外语翻译
- smell, scent, sniff; olfactive
- schnuppern, riechen (V)
- sentir, flair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許救切,音珛。《集韻》與齅同,以鼻就臭。《廣韻》:以鼻取氣。《論語》:三嗅而作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嗅之,則使人狂醒,三日而不已㊟〔「狂醒」應作「狂酲」,「醒」為「酲」形誤。原文作:嗅之,則使人狂酲,三日而不已〕。《韻會》亦作臭。
又,《集韻》:香仲切,音𧽒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莊子・逍遙遊》嗅之,則使人狂,醒三日而不已。
謹按逍遙遊無此文,謹照原書逍遙遊改人閒世。醒改酲。
注解
〔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嗅〕字拼音是xi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臭,五行属金。
〔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臭声。字本作“臭”,由“犬、自( 鼻 )”会意,狗的鼻子灵敏,善于闻嗅。本义是用鼻子辨别气味。
〔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ù] ⑴ 闻,用鼻子辨别气味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許救切頁碼第109頁,第10字續丁孫
齅
以鼻就臭也。从鼻从臭,臭亦聲。讀若畜牲之畜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齅,字亦作嗅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香秀反頁碼第286頁,第1行,第1字述
以鼻就臭也。從鼻、臭,臭亦聲。讀若畜牲之畜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許救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547頁,第2字許惟賢第245頁,第3字
㠯鼻就𦤀也。
段注《玉篇》引《論語》。三齅而作。
从鼻臭。臭亦聲。讀若嘼牲心嘼。
段注各本嘼作畜。非。許救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