競
国语辞典解释
競竞
jìng详细解释
动
1.争论。
《说文解字 · 誩部》:“竞,彊语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彊语谓相争。”北齐 ·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· 省事》:“前在修文令曹,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。”王利器 · 集解:“竞历,谓争论历法。”
2.比赛、争逐。
竞争、竞选。
副
◎争著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离骚》:“众皆竞进以贪婪兮,凭不猒乎求索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五四 · 杨震传》:“樊丰等因乘舆在外,竞修第宅。”
名
◎争强求胜的心态。
《诗经 · 大雅 · 桑柔》:“君子实维,秉心无竞。”汉 · 郑玄 · 笺:“其执心不彊于善,而好以力争。”
形
◎强、盛。
《尔雅 · 释言》:“竞,逐强也。”《左传 · 僖公七年》:“心则不竞,何惮于病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竞,强也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六四 · 卢植传》:“又比世祚不竞,仍外求嗣,可谓危矣。”
外语翻译
- contend, vie, compete
- kämpfen , konkurrieren , streiten, disputieren
- concourir, rivaliser, concurrence, compéti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渠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渠映切;《正韻》:具映切,𡘋音傹 —— 彊也。《書・立政》:乃有室大競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競,彊也。《左傳・僖七年》:心則不競,何憚于病。
义又,爭也、逐也、高也、遽也。《詩・商頌》:不競不絿。【註】競,逐也。《左傳・襄十年》:鄭其災乎,師競已甚。【註】爭,競也。【又】季康子曰:敝邑有社稷之事,使肥與職競焉。【註】競,遽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盛也。《左傳・昭三年》:二惠競爽。
又,《集韻》或作𧫙,亦作傹。《周禮・春官・鐘師》〔註〕:繁遏執傹也。《韻會補》:又作倞。開元《五經文字》:《毛詩》秉心無倞。
义又,借作境。秦〈詛楚文〉:奮兵盛師,以偪𢓲邊競。
又,叶居良切。《黃庭經》:魂魄內守不爭競,神生腹中銜玉鐺。
又,叶其兩切。《詩・大雅》:靡所止疑,云徂何往;君子實維,秉心無競。俗作𥪰。
考證
《左傳・襄十年》鄭其災乎,師競已甚。
謹照原文災上增有字。
又季康子曰,敝邑有社稷之事,使肥與職競焉。
謹按此係哀二十三年傳文。謹將又季康子曰五字改爲哀二十三年。職上增有字。
注解
〔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立部。
〔競〕字拼音是j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竞、竞。
〔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ng] ⑴ 见“竞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渠慶切頁碼第77頁,第13字續丁孫
𧫘
異體競、𧫙、𨐼
彊語也。一曰逐也。从誩,从二人。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形體像二人競技形。上部為䇂,乃奴隸標誌。篆文從言,誤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渠命反頁碼第216頁,第5行,第3字述
彊語也。從誩、二人。一曰逐也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無競惟烈。」競,彊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晉師驅衝競。」逐也。又曰:「二惠競爽。」二人俱爽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渠慶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40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83頁,第6字
彊語也。
段注競彊曡韵。彊語謂相爭。
从誩二人。
段注從二人二言也。渠慶切。古音在十部。讀如彊。
一曰逐也。
段注別一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