閽
意思解释
閽阍
hūn基本解释
①守門人。古代多以犯罪受刑的人充當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人伐楚,獲俘焉,以為閽。”
②皇宮門。晉左思《吴都賦》:“閽闥譎詭,異出奇名。左穪彎碕,右號臨研。”
③門。常指天門、宮門。宋徐夢莘《邵宏淵及金人戰于西府橋》:“率親随軍人入城,掩閽以拒。”
④通“熏”。熏灼。《易•艮》:“艮其限,裂其夤,厲閽心。”
⑤姓。《萬姓統譜•元韻》:“閽,見《姓苑》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閽阍
hūn详细解释
1.《书》守门。
先是,阍人王姓者,疾笃,昏不知人者数日矣(《聊斋志异‧卷一‧鬼哭》)。
2.《书》守门的人。
吴人伐楚,获俘焉,以为阍(《左传‧襄公二十九年》)。
3.《书》宫门。
上帝深宫闭九阍,巫咸不下问衔冤(唐‧李商隐《哭刘蕡诗》)。
外语翻译
- gatekeeper; gate, door
- grande porte, porte de palais, gardien de la porte, portier, garder une por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呼昆切,音昏。《說文》:常以昏閉門隷也。《禮・祭義》:閽者,守門之賤者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。【註】言閽人者,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。《正字通》:凡吏民冤抑,詣闕自愬者曰叩閽。
又,《正韻》:閽寺。《易・說卦》:爲閽寺。【疏】取其禁止人也。
又,《韻補》叶許云切,音熏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選巫咸兮叫帝閽,開天庭兮延羣神。
又,叶音暄。蘇轍〈上淸詞〉:帝蕩蕩其無尊兮,居深高乎九閽;顧后土之茫昧兮,若世人之觀天。
注解
〔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。
〔閽〕字拼音是hū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昏。
〔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ūn] ⑴ 守門人。古代多以犯罪受刑的人充當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人伐楚,獲俘焉,以為閽。”⑵ 皇宮門。晉左思《吴都賦》:“閽闥譎詭,異出奇名。左穪彎碕,右號臨研。”⑶ 門。常指天門、宮門。宋徐夢莘《邵宏淵及金人戰于西府橋》:“率親随軍人入城,掩閽以拒。”⑷ 通“熏”。熏灼。《易•艮》:“艮其限,裂其夤,厲閽心。”⑸ 姓。《萬姓統譜•元韻》:“閽,見《姓苑》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呼昆切頁碼第397頁,第32字續丁孫
閽
異體𨵽
常以昏閉門隸也。从門从昏,昏亦聲。
附注按:徐鍇繫傳作「从門,昏聲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喧盆反頁碼第957頁,第3行,第1字述
常㠯昏閉門隸也。從門昏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呼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35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25頁,第5字
常㠯昏𨳲門隸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注曰:隸,給勞辱之役者。《周禮》閽人。王宮每門四人。囿游亦如之。注云:閽人,司昏䢅以啓閈者。㓝人墨者使守門。按古閽與勲音同。易。厲閽心。馬作熏。荀以熏爲勳,而易爲動。漢光祿勲卿一人。胡廣曰:勲猶閽也。主殿宫門戶之職。
从門昏。
段注會意。
昏亦聲。
段注呼昆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