墇
土部14画左右结构U+588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諸良切;《正韻》:止良切,𡘋音章 —— 壅也、隔也、塞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之亮切,音幛 —— 與鄣瘴同。
注解
〔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墇〕字拼音是zh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章。
〔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ng] ⑴ 古同“障”,隔塞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之亮切頁碼第455頁,第11字續丁孫
墇
擁也。从土章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墇,經傳多以障為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止向反頁碼第1070頁,第3行,第1字述
擁也。從土章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之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75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99頁,第3字
𢹬也。
段注擁者,袌也。袌,許之抱字。謂圍抱以擁水也。疑當作邕。邕俗作雝。《廣韵》。墇,壅也。壅又雍之俗。此與障音同義小異。《祭法》、《魯語》鯀鄣洪水當作此墇字。韋昭曰:防也。
从土。章聲。
段注之亮切。十部。《廣韵》亦平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