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敀的意思解释

攵部9画左右结构U+6540

攵部

9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RTY

HAOK

NKMO

28640

U+6540

325113134 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迫”。

大打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 )

廣韻》:博陌切 —— 與迫同。說文》作𤽐,迮也。周書》曰:常𤽐常任。〇【按】《書・立政》今本作伯。

又,《玉篇》:强也。篇海》:附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普伯切,音拍 —— 大打也。

注解

〔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

〔敀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白、攵

〔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ò] ⑴ 古同“迫”。⑵ 大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博陌切頁碼97頁,第8

𤽐

異體

𤽐迮也。从攴白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常敀常任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不白反頁碼259頁,第5行,第1

𤽐迮也。從攴白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常敀常任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迮,猶切近也。今《尚書》『常敀』作『伯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博陌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88頁,第5許惟賢219頁,第1

𤽐迮也。

段注迮,起也。敀者,起之也。與廹音義同。

从攴。白聲。

段注博陌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《周書》曰:常敀常任。

段注《立政》篇文。按漢人所用皆作常伯。今《尙書》作伯。許所據絕異者,壁中古文多假借字也。以敀爲伯,如《洪範》以𡚽爲好。《顧命》以𤊾爲蔑。《牧誓》以狟爲桓。皆壁中古文假借。今《尙書》作伯好蔑桓者,孔安國以今文字讀古文而易之。而漢世言古文《尙書》者因之。如杜子春,鄭司農讀《周禮》故書。往往易其字。而許叔重,鄭康成多因之。其理一也。杜子春巳改之《周禮》。其故書古字猶存於鄭注。孔安國巳改之《尙書》。其壁中古文之字猶存於《說文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