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𢳀的意思解释

𢳀

扌部14画左右结构U+22CC0

扌部

14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RYSS

QIDD

DTFF

U+22CC0

12141312351235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𢳀

1

拼音mó。同“摩”。

𢳀

2

拼音mā。同“抹”。用手按住往移动。 如:~下帽子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見上。古文奇字》:摩,古作𢳀。治麻者漚之熟,析之細,故用爲摩挲字。

又,《篇海》與攠同。

注解

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𢳀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ó、m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麻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莫婆切頁碼406頁,第3

異體𢳀

摩研也。从手麻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沒訛反頁碼974頁,第4行,第1

摩硏也。從手麻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莫鄱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422頁,第4許惟賢1053頁,第5

摩揅也。

段注揅各本作硏。今正。此以揅與摩互訓。《石部》硏之訓䃺也。《手部》揅之訓摩也。義各有屬。無容淆之。摩揅之功,精於䃺硏。挼下曰:兩手相切摩也。《學記》曰:相觀而善之謂摩。凡《毛詩・爾雅》如琢如摩,《周禮》刮摩字多从手。俗从石作磨。不可通。

从手。麻聲。

段注莫鄱切。十七部。

白话解释

摩,用手掌将东西研细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麻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手、麻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麻」為聲符,可以看成兼義,據《說文》,「麻」的本義是桑麻的麻,是一種植物,表面上與「摩」義無關,但是「麻」的功能之一是製麻繩,製麻繩必需以兩手搓,這個動作和「摩」義接近,因此「摩」從「麻」聲,可以看成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