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竽的意思解释

⺮部9画上下结构U+7AFD

⺮部

9画

3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TGFJ

HMD

MAD

88401

4556

8336

U+7AFD

314314112 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、横、竖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代吹奏乐器,像笙,有三十六簧。滥~充数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竹,于声。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。本义:古簧管乐器。形似笙而略大) 同本义 。战国时盛行于民间。

,竹三十六簧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管乐也。奇声以耳异。 《荀子 · 正名》

竽瑟(竽与瑟);竽籁(指笙和箫)

Yu pipe, an ancient music instrumen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乐器名。古代一种吹奏乐器,形似笙而较大,三六管,后减至二三管。

《周礼 · 春官 · 笙师》:“笙师掌教吹竽、笙……管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云:“竽,三十六簧;笙,十三簧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吹奏乐器名。似笙稍大,原有36管,后减至23管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ncient woodwind instrument
  • Mundorgel
  • orgue à bouch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 )

廣韻》:羽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雲俱切,𡘋音于。說文》:竽,三十六簧樂也。周禮・春官》〔疏〕:竽長四尺二寸。【註】竽,管類,用竹爲之,形參差象鳥翼。鳥,火禽,火數七。冬至之時吹之。冬,水用事,水數六。六七四十二,竽之長,蓋取於此也。世本》:隨作竽。釋名》:竽,汙也,其中汙空。博雅》:竽,象笙,三十六管,宮管在中央。樂書》:近代笙竽十九簧,竽與笙異器而同「和」,故《周官》竽與笙均掌之笙師。周禮・春官》:笙師掌敎吹竽。禮・樂記》:君子聽笙竽,則思畜聚之臣。易通卦驗》:冬至,吹黃鐘之律,閒音以竽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服文采,帶利劒,厭飮食,而資貨有餘,此之謂盜竽。【註】竽者,五聲之長也。竽倡則衆樂皆和,大姦倡則小盜和,故曰盜竽。

集韻》或作𥫡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 )

《釋名》竽,汙也。其中汗空。

謹照原文汗空改汙空。

《禮・樂・記》君子聽笙竽,則思畜聚之臣。

謹照原文笙竽改竽笙。

注解

〔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竽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于,五行属

〔竽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于声。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。本义是古簧管乐器。形似笙而略大。

〔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ú] ⑴ 古代吹奏乐器,像笙,有三十六簧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羽俱切頁碼145頁,第19

𥫡

異體

𥫡管三十六簧也。从竹亏聲。

蔣注《世本》:隨作竽。

蔣注《周禮春官疏》:竽長四尺二。竽,管類,用竹為之,形參差象鳥翼。鳥,火禽。火數七,冬至之時龡之。冬,水用事,水數六,六七四十二,竽之長蓋取於此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員湏反頁碼372頁,第2行,第1

𥫡管三十六簧也。從竹亏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羽俱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84頁,第3許惟賢350頁,第1

𥫡管三十六簧也。

段注管下當有樂字。凡竹爲者皆曰管樂。《周禮・笙師》。掌敎龡竽。大鄭曰:竽三十六簧按據《廣雅》竽三十六簧。按據《廣雅》竽三十六管。然則管皆有簧也。通卦驗,《風俗通》皆云長四尺二寸。竽與笙之管皆列於匏。《宋書・樂志》曰:竽今亡。

从竹。亏聲。

段注羽俱切。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竽,排笛,共三十六孔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亏”是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