扃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
①从外面关门的闩、钩等。~键(锁钥)。
②上闩,关门。和门昼~。
③门户。步于山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户,冋( jiǒng )声。本义:从外面关门的门闩。
2.同本义。
扃,外闭之关也。 入户奉扃。 固扃鐍。 应门闭兮禁闼扃。 固扃鐍。
扃关(门闩);扃鐍(门窗或箱箧上的关锁)
bolt for fastening a door from outside;
3.车上用来固定武器和插旗的横木。
脱扃。 旗不脱扃,结驷方蕲。
bar;
4.鼎上贯穿两耳的横杠。
扃,鼎扃。以木贯鼎,所以闭鼎者。 庙门容大扃七个。 设扃鼎。 左人抽扃鼎。
bar;
5.门,门户 。
扃键(门户的关锁);扃室(墓室);扃禁(宫禁);扃牖(门窗)
door;
动词
◎上闩、关门 扃牖而居。(关着门窗呆在里面,关闭。牖,窗户。)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又
扃门(关门);扃户(闭户);扃闭(关闭);扃试(指科举时代考生各闭一室应答试题);扃绢(拘禁,羁绊)
shut a door;
国语辞典解释
详细解释
名
1.安装在门外的门闩或环钮。
《说文解字 · 冂部》:“扃,外闭之关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关者,以木横持门户也。”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:“入户奉扃,视瞻毋回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游悟真寺诗》:“龛间长丈余,门户无扃关。”
2.门户的通称。
《文选 · 孔稚珪 · 北山移文》:“虽情投于魏阙,或假步于山扃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金阙西厢叩玉扃,转教小玉报双成。”
动
◎关闭、关上。
《文选 · 孔稚珪 · 北山移文》:“宜扃岫幌,掩云关。”《聊斋志异 · 卷一 · 娇娜》:“至门,则双扉外扃。”
外语翻译
- a door bar placed outside a door
- schließen, geschlossen
- Jiong (roi), fermer, verrou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𢇺
《唐韻》:古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涓熒切,𡘋音駉。《說文》:外閉之關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入戶奉扃。【註】扃,門關木也。入戶之時,兩手當心,如奉扃然,雖瞻視而不回轉,嫌於干人私也。
义又,車前橫木。《左傳・宣十二年》:楚人惎之脫扃。【註】扃,車上橫木,所以約車上之兵器。
又,《集韻》:犬迥切,音褧 —— 扃扃,明察也。
义又,與鉉通。《儀禮・士喪禮》:右人左執七抽扃。【註】扃卽鉉字。
注解
〔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戶部。
〔扃〕字拼音是jiō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戶、冋,五行属木。
〔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户,冋( jiǒng )声。本义是从外面关门的门闩。
〔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ōng] ⑴ 从外面关门的闩、钩等⑵ 上闩,关门⑶ 门户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熒切頁碼第396頁,第6字續丁孫
扃
外閉之關也。从戶冋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扃與《木部》楗葢內外相對,皆關閉之器。在門內者謂之楗,在門外者謂之扃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居屏反頁碼第952頁,第7行,第2字述
外閉之關也。從戶冋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古人言外戶是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熒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34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19頁,第11字
外閉之關也。
段注關者,以木横持門戶也。《曲禮》。入戶奉扃。注曰:奉扃,敬也。孔疏曰:奉扃之說多家。今謂禮有鼎扃。所以關鼎。今關戶之木與關鼎相似。凡常奉扃之時。必兩手向心而奉之。今入戶雖不奉扃木。其手若奉扃然。以其手對戶若奉扃,言恭敬也。玉裁謂下文言戶開亦開。戶𨵵亦𨵵。知戶𨵵而入,用兩手推戶爲奉扃。若戶開而入,則兩手不偏可矣。戶扃,葢以木横著於戶爲之機。令外可閉者。鼎關字正作鼏。禮古文叚扃爲之。車上所以止旗者亦曰扃。
从戶。冋聲。
段注古熒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