覲
意思解释
覲觐
jìn基本解释
①諸侯秋季朝見天子。
②泛稱朝見帝王。
③拜望、省候尊者或長輩。
④會見;拜見。
⑤顯現;顯示。
⑥祭祀。
⑦通“僅”。副詞。只,僅僅。
⑧通“瑾”。美玉。
详细解释
動
1.形聲。从見,堇( qín )聲。本義: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帝王。
2.朝見。
go to court; present oneself before(a monarch);
3.諸侯秋季朝見天子或朝拜聖地。
諸侯秋朝曰覲。勞王事。 覲,見也。 秋見曰覲。 天子當依而立,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。 韓侯秋見天子曰覲。 秋覲以比邦國之功。
4.泛指諸侯朝見天子。
扶病覲。
覲見三宮(指朝見太皇太后、太后及皇帝);覲餉(覲見與餉宴);覲歲(歲時朝覲);覲嶽(朝拜祭祀山嶽);覲禮(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天子的儀式)
5.進見,訪謁。
宣子私覲於子產。
覲接(謁見身分地位較高者以接近之);覲省(探望雙親);覲會(會見)
meet with;
国语辞典解释
覲觐
jǐn详细解释
动
1.下级人员进见君主或上级长官。
《孟子 · 万章上》:“天下诸侯朝觐者,不之尧之子而之舜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二二四 · 叛臣传上 · 李锜传》:“宪宗即位,不假借方镇,故倔彊者稍稍入朝。锜不自安,亦三请觐。”
朝觐、觐见。
2.拜会、访谒。
《左传 · 昭公十六年》:“宣子私觐于子产。”《文选 · 张衡 · 西京赋》:“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,飨以钧天广乐。”
外语翻译
- have imperial audience
- (histoire) avoir une audience avec l'Empereu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渠吝切;《正韻》:具吝切,𡘋音僅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覲,見也。【疏】下見上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乃日覲四岳羣牧。《禮・曲禮》:天子當依而立,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。【註】春見曰朝,秋見曰覲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〔註〕:覲之言勤也,欲其勤王之事。
又,《韻會》:通作殣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・郊祀歌》:殣冀親以肆章。【註】殣,音覲,見也。
又,叶渠巾切,音㨷 —— 蔡邕〈筆賦〉:紀三皇之功伐兮,表八百之肆覲;傳六經而綴百代兮,建皇極而敘彝倫。
注解
〔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。
〔覲〕字拼音是jì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堇、見。
〔覲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見,堇( qín )聲。本义是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帝王。
〔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n] ⑴ 諸侯秋季朝見天子。⑵ 泛稱朝見帝王。⑶ 拜望、省候尊者或長輩。⑷ 會見;拜見。⑸ 顯現;顯示。⑹ 祭祀。⑺ 通“僅”。副詞。只,僅僅。⑻ 通“瑾”。美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渠吝切頁碼第285頁,第12字續丁孫
𧢚
異體覲
諸矦秋朝曰覲,勞王事。从見𡏳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其襯反頁碼第720頁,第6行,第1字述
諸侯秋朝曰覲,勞王事。從見堇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渠吝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635頁,第2字許惟賢第717頁,第1字
諸矦秋朝曰覲。勤勞王事也。
段注勤也二字舊奪。今補。《大宗伯》。以賓禮親邦國。春見曰朝。秋見曰覲。鄭曰:覲之言勤也。欲其勤王之事。按鄭與許合。㬪韵爲訓。《異義》。朝名。《公羊》說。諸矦四時見天子及相聘皆曰朝。以朝時行禮卒而相逢於路曰遇。古《周禮》說。春曰朝。夏曰宗。秋曰覲。冬曰遇。謹案。禮有覲經。詩曰:韓矦入覲。書曰:《江漢》朝宗于海。知其朝覲宗遇之禮。從《周禮》說。鄭駁曰:此皆有似不爲古昔覲禮。諸矦前朝皆受舍於朝。朝通名也。秋之言覲。據時所用。按此條許鄭本無異。不得云駁也。鄭《目錄》云:朝宗禮備。覲遇禮省。是以享獻不見焉。是鄭謂《周禮》四者,名殊禮異也。
从見。堇聲。
段注渠吝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