喤
外语翻译
- ah; harmony
- schluchzend
- sanglotant, son d'une cloch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光切,音黃。《說文》:小兒聲。《詩・小雅》:其泣喤喤。〇【按】《釋文》喤音橫,華彭反,又云呼彭反,聲也,不云音皇,故《廣韻》亦缺此一音,然叶韻自當讀皇。
又,《廣韻》:戸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盲切,𡘋音橫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詩・周頌》:鐘鼓喤喤。【傳】喤喤,和也。〇【按】《釋文》喤,華彭反,徐音皇,又音宏,三音皆可讀。
又,《集韻》:諠也、怒也。
又,《詩・周頌》:喤喤厥聲。〇【按】《釋文》:喤,華盲反,又音橫,又音皇,三音皆可讀。
又,《廣韻》:虎橫切;《集韻》:呼橫切,𡘋音諻。《廣韻》:諻呷也。《集韻》:喧也。
义又,《通雅》:引喤,卽騶唱也。梁制,令僕,中丞各給威儀十人,武冠絳韝皆呼入殿,引喤至階,一人執儀囊不喤。
又,《集韻》:虎晃切,音恍 —— 喤呷,衆也。
注解
〔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喤〕字拼音是hu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皇。
〔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áng] ⑴ 象声词:“耳朵里~的一声,似乎发昏了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乎光切頁碼第40頁,第13字續丁孫
𠹡
異體喤
小兒聲。从口𦤃聲。《詩》曰:「其泣喤喤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戶荒反頁碼第12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小兒聲。從口皇聲。《詩》曰:「其泣喤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乎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16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頁,第9字
小兒聲。
段注啾謂小兒小聲。喤謂小兒大聲也。如《離騷》鳴玉鑾之啾啾,詩鍾𡔷喤喤,喤喤厥聲,則泛謂小聲大聲。
从口。皇聲。
段注乎光切。十部。
詩曰:其泣喤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