器
意思解释
器
qì基本解释
①用具的总称。~皿。~物。~械。木~。武~。~小易盈。
②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。~官。消化~。
③人的度量、才干。~度。~量( liàng )。~宇。~质。大~晚成。
④重视。~重。~敬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从犬。《说文》:“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”器物很多,用狗看守。本义:器具。
2.同本义。
器,皿也。 天下神器。 形乃谓之器。 物周为器。 其贡器物。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。 作为食器。斩山木而财之。 守圉之器。 肖于器邪。 盆器倾侧。 尽一器。 器贡(宗庙的器具。九贡之一);器车(器指银瓮丹甑等,车指山车之类。都在太平盛世出现,故象征祥瑞);器小(容器狭小)器备(器物,器具)
utensil; implement; appliance;
3.泛指用具 。
银器;锡器;漆器;玉器;器直(木工用的曲尺);器玩(玩具,供玩赏的器物);器仗(亦作“器杖”。武器总称;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)
utensil; apparatus;
4.器官 。
细胞器;生殖器;泌尿器。
organ;
5.度量;胸怀 。
器识(器度和见识);器小(器局狭隘);器行(器量品行);器怀(胸怀;度量);器宇(指人的胸襟和度量)
capacity; tolerance;
6.才能。
庙堂之器。 器能(器量才能);器分(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);器志(才识和志向);器尚(才具,节操)
capacity; ability;
7.人才。
大器晚成。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。
talent;
动词
◎重视 先主器之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朝廷器之。——《后汉书》器任(重视任用);器待(谓器重而礼遇之);器爱(器重而爱护);器遇(器重而厚待)
think highly of;
国语辞典解释
器
qì详细解释
名
1.用具的总称。
《易经 · 系辞上》:“以制器者尚其象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”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
陶器、容器、兵器、投鼠忌器。
2.度量、胸怀。
《论语 · 八佾》:“管仲之器小哉?”
器度宽广、器量弘深。
3.才能、能力。
《三国志 · 卷三五 · 蜀书 · 诸葛亮传》:“亮之器能政理,抑亦管萧之亚匹也。”
大器晚成。
4.器官。
生殖器。
5.姓。如商代有器氏尊。
动
◎重视、看重。
《后汉书 · 卷四六 · 陈宠传》:“自在枢机,谢遣门人,拒绝知友,唯在公家而已,朝廷器之。”
器重。
外语翻译
- receptacle, vessel; instrument
- Bauelement, Einheit, Gerät (S)
- ustensile, appareil, objet, organe, capacité, tal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𡄛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去冀切,𢽽去聲。《說文》:衆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《廣韻》:器皿。《易・繫辭》:形乃謂之器。【註】成形曰器。《書・舜典》:如五器。【註】器謂圭璧。
义又,《禮・王制》:瘖聾、跛躃、斷者、侏儒、百工,各以其器食之。【註】器,能也。《論語》: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【疏】度人才器而官之。
义又,《論語》:管仲之器小哉。【註】言其度量小也。
义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又,叶欺迄切,音乞。曹植〈黃帝三鼎贊〉:鼎質文精,古之神器;黃帝是鑄,以像太乙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𦈯,《玉篇》:俗作噐。
注解
〔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器〕字拼音是qì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㗊、犬,五行属木。
〔器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犬。《说文》:“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”器物很多,用狗看守。本义是器具。
〔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ì] ⑴ 用具的总称⑵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⑶ 人的度量、才干⑷ 重视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去冀切頁碼第65頁,第8字續丁孫
器
皿也。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乞至反頁碼第186頁,第3行,第1字述
皿也。象噐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去冀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44頁,第2字許惟賢第155頁,第8字
皿也。
段注《皿部》曰:皿,飯食之用器也。然則皿專謂食器。器乃凡器統偁。器下云皿也者,散文則不別也。《木部》曰:有所盛曰器。無所盛曰械。陸德明本如是。
象器之口。
段注謂㗊也。與上文从㗊字不同。
犬所㠯守之。
段注會意。去冀切。冀當作旣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器,皿。字形像器之口,是看家犬看守的容具。
字形解说
從甲骨文到楷書,字形都像器之口、從犬。像器之口,指像眾多器皿,而非眾人之口的「㗊」字;從犬,指守衛器皿。像器之口、從犬,表示守護貴重的器皿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