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呜的意思解释

口部7画左右结构U+545C

口部

7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KQNG 86,KTNG 98

RPVM

JRZA

67027

0839

4656

U+545C

2513551 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折折钩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~呼〕a。文言叹词;b。旧时祭文常用以表示叹息,后借指死亡,如“一命~~”。均亦作“乌呼”、“於呼”、“於戲”。

象声词。汽笛~~地响。她~~地哭。

详细解释

叹词

口中舒发而出的声音,叹息声。悲叹。

及与公卿言国家事,未尝不噫流涕。 《后汉书 · 袁安传》

呜呃(悲叹);呜乎(呜呼);呜唈(因悲哀、愤懑而抑郁气塞);呜恻(悲泣);呜噎(呜咽。忧伤悲泣);呜呼噫嘻(表示慨叹)

alas;

象声词

1.形容气流刹地经过的声响 。

汽车呜的一声开过去了;轮船上的汽笛鸣呜直叫;呜的一声,它不见了。

toot;

2.发出喧闹声 。

呜哨(涨水声);呜哩呜喇(呜哩哇啦。多形容乱嚷嚷声);呜呜(歌咏声;吟咏声);呜轧(吹角声);呜呜咽咽(悲泣声)

hoot;

动词

1.亲吻 。

呜咂(亲吻)

kiss;

2.死亡 。

一命呜呼。

di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sound of crying, sobbing
  • klagen, weinen , krähen, singen
  • (onom.)​ pleurnicher, héla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廣韻》:哀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汪胡切,𡘋音污。玉篇》:鳴呼,歎辭也。書・五子之歌》:鳴呼曷歸。集韻》亦作歍。

又,與烏通。史記・李斯傳》:歌呼鳴鳴,快耳目者,眞秦之聲也。亦作烏烏。

又,《集韻》:烏故切,音惡 —— 歎傷也。後漢・袁安傳》:噫鳴流涕。【釋文】鳴,一故反。

注解

〔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嗚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烏

〔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ū] ⑴ 见“呜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哀都切頁碼121頁,第5

烏孝鳥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「烏,吁呼也。」取其助气,故以爲烏呼。凡烏之屬皆从烏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嗚,非是。

𡗃

異體𤚶

𡗃古文烏,象形。

𡖗

異體𥾪、於

𡖗象古文烏省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『鳥』字點睛,『烏』則不,以純黑故不見其睛也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孫詒讓《名原》以為『上為開口盱呼形』,可從。烏鴉的特徵是仰天張口呼鴉鴉,因此古人以此為象。『於』是由『烏』分化出來的字,先秦二字無別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宛都反頁碼316頁,第3行,第1

𡖗孝鳥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「烏,𥃳呼也。」取其助气,故以爲烏呼。凡烏之屬,皆從烏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烏,反哺也。曽參有孝德,三足烏巢其冠。言此字本象烏形,假借以爲烏呼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16頁,第5行,第1

古文烏象形

反切………頁碼316頁,第5行,第2

象古文烏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哀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626頁,第1許惟賢278頁,第7

𡖗孝鳥也。

段注謂其反哺也。《小爾雅》曰: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。

象形。

段注鳥字點睛。烏則不。以純黑故不見其睛也。哀都切。五部。

孔子曰:烏,亏呼也。

段注亏各本作盱。今正。亏,於也。象气之舒。亏呼者,謂此鳥善舒气自叫。故謂之烏。

取其助气。故㠯爲烏呼。

段注此許語也。取其字之聲可以助气。故以爲烏呼字。此發明假借之法。與朋爲朋黨。韋爲皮韋,來爲行來,西爲東西,止爲足,子爲人偁一例。古者短言於。長言烏呼。於烏一字也。《匡繆正俗》曰:今文尚書悉爲於戲字。古文尚書悉爲烏呼字。而詩皆云於乎。中古以來文籍皆爲烏呼字。按經,傳,《漢書》烏呼無有作嗚呼者。唐石經誤爲嗚者十之一耳。近今學者無不加口作嗚。殊乖《大雅》。又小顏云:古文《尙書》作烏呼。謂枚頤本也。今文《尙書》作於戲。謂漢石經也。洪适載石經《尙書》殘碑於戲字尙四見。可證也。今《匡繆正俗》古今字互譌。

凡烏之屬皆从烏。

古文烏。象形。

象古文烏省。

段注此卽今之於字也。象古文烏而省之。亦𠦶省爲革之類。此字葢古文之後出者。此字旣出。則又于於爲古今字。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,鄭注經皆云:亏,於也。凡經多用于。凡傳多用於。而烏鳥不用此字。

白话解释

乌,孝乌。象形。孔子说:“乌,闭目哀叫。”因乌这种孝鸟常在病患的弥留之际哀叫助气,所以人们称丧命为“乌呼”。所有与乌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乌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金文像鳥抬起頭叫的樣子,表示烏鴉喜歡啼叫的特徵;另有一個形體沒有畫出眼睛。篆文像沒有畫出眼睛的烏鴉,因為烏鴉全身黑色的羽毛,所以看不出眼睛的位置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,將烏鴉的足及尾變成四點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