䬃
風部14画半包围结构U+4B03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䬃
◎同“飒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颯) the sound of wind, a gust; suddenl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字彙補》與颯同。
注解
〔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風部。
〔䬃〕字拼音是sà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風、立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穌合切頁碼第449頁,第8字續丁孫
颯
異體䬃
翔風也。从風立聲。
附注按:段玉裁據《文選・風賦》李善注引和《廣韻》改「翔風」為「風聲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穌合切頁碼第1056頁,第5行,第3字述
朔風也。從風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穌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70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78頁,第7字
風聲也。
段注各本作翔風也。今依《文選・風賦》注正。《廣韵》同。《九歌》曰:風颯颯兮木蕭蕭。《風賦》曰:有風颯然而至。翔風非字意也。
从風。立聲。
段注穌合切。七部。
白话解释
飒,回旋的风。字形采用“風”作边旁,“立”是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