秳
禾部11画左右结构U+79F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戸括切,音活 —— 舂粟不潰也。一曰生也,謂禾生。
又,《集韻》:乎刮切,音滑 —— 義同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𥞸。
注解
〔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ó、k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舌。
〔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ó] ⑴ 舂捣不易破碎的粟。⑵ 庄稼生长。㈡ [kuò] ⑴ 禾皮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戶括切頁碼第229頁,第29字續丁孫
𥞸
異體秳
舂𥻆不潰也。从禾𠯑聲。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《繫傳》同《玉篇》注『漬』作『潰』。《廣韻》:『舂穀不潰也。』則『漬』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戶斡反頁碼第587頁,第5行,第1字述
舂粟不潰也。從禾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古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00頁,第2字許惟賢第569頁,第2字
春粟不潰也。
段注《水部》曰:潰,漏也。春粟不潰者,謂無散於臼外者也。葢春之用力重則或潰。用力輕則不。是曰𥞸。今俗謂輕春曰桄。古曠切。卽𥞸之轉語也。
从禾。𠯑聲。
段注戶𢬸切。按當古𣴠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