窡
穴部13画上下结构U+7AA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丁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張滑切,𡘋音𠿡。《說文》:穴中見也。
又,《廣韻》:丁刮切;《集韻》:張刮切,𡘋音鵽 —— 穴中出貌。
注解
〔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窡〕字拼音是zh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叕。
〔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ó] ⑴ 穴中见。⑵ 洞穴。⑶ 船上系橹的孔眼。⑷ 满口吃东西的样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丁滑切頁碼第243頁,第31字續丁孫
窡
穴中見也。从穴叕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竹刮反頁碼第623頁,第5行,第2字述
穴中見也。從穴叕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魯靈光殿賦》曰:「縁房紫的窡吒垂珠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丁滑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80頁,第5字許惟賢第604頁,第8字
穴中見也。从穴。叕聲。
段注丁滑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