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雨的意思解释

雨部8画独体字U+96E8

雨部

8画

象形字

FGHY

MLBY

FV

10227

7183

5174

U+96E8

12524444 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𠕒𠕘𠕲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。~水。~季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雨,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。

,濡物者也。 《管子 · 形势解》积土成山,风兴焉。 《荀子》

雨过天晴(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);雨打梨花(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);雨打鸡(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);雨毛(细雨);雨泣(泪流如雨)

rain;

2.比喻朋友。

常时车马之客,旧,来;今,不来。 唐 · 杜甫《秋述》

friend;

3.比喻教导之言,教泽。

无偏,心田受润。 南朝梁 · 简文帝《上大法颂表》

teaching; instruction;

4.譬喻密集 。

雨矢(箭矢像雨一样落下。比喻密集);雨注(像雨一样下降。比喻密集)

dense;

5.譬喻离散。

风流云散,一别如 三国魏 · 王粲《赠蔡子笃》

雨散云收(比喻离散);雨迹云踪(比喻男女旧情,已成往事);雨落不上天(比喻离异的夫妻,难再复合)

scattered;

6.另见 yù。

基本解释

下雨,落下。~雪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下雨形。“雨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雨”的字都与“雨水”有关。本义:下雨。

2.同本义。

,水从云下也。 《说文》密云不 《易 · 小畜卦》

rain;

3.又。

既雨既处。墙坏。 《韩非子 · 说难》失时不,民且狼顾。 汉 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雪。 《汉书 · 李广苏建传》少日。 唐 ·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
雨天(落雨的日子);雨前(下雨之前);雨淖(雨后道路泥泞难行);雨淫(久雨);雨打梨花(指暮春的景象。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);雨顺风调(风雨及时。比喻太平景象);雨化(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,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)。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。如:花瓣雨。

4.天上降下。

他日,月宿毕,竟不 《史记》

雨毛(天上降下兽毛);雨矢(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。比喻密集);雨泗(比喻流泪)

fall off of snow, etc.;

5.密集地射击或投掷。

烧答覆之,沙石之。 《墨子》

shoot or throw densely;

6.另见 yǔ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。

春雨、梅雨、风雨交加、秋风秋雨愁煞人。

2.朋友。

唐 · 杜甫《秋述》:“秋,杜子卧病长安旅次,……,青苔及榻,常时车马之客,旧雨来,今雨不来。”

旧雨新知。
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详细解释

1.下雨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大田》:“雨我公田,遂及我私。”《史记 · 卷六七 · 仲尼弟子传 · 有若传》:“他日,月宿毕,竟不雨。”

2.降落、落下。

《淮南子 · 本经》:“昔者苍颉作书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”宋 · 苏轼《喜雨亭记》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”

雨雪、雨雹。

3.滋润、灌溉。

唐 · 孟郊《终南山下作》诗:“山村不假阴,流水自雨田。”唐 · 鲍溶《答客》诗:“劳问圃人终岁事,桔槔声里雨春畦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天空中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或冰晶融化成液态水而落向地面的水滴。

2.下雨的。

雨季、雨量、雨势。

3.比喻从空中密集落下如雨般的事物。

流星雨、樱花雨。

4.《书》朋友。

旧雨新知。

5.姓。
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下(雨、雪)。

五日不雨、天雨雪。

2.《书》润泽。

夏雨雨人、流水雨田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ain; rainy; KangXi radical 173
  • Niederschlag (S)​, Regen (S)​, Radikal Nr. 173 = Regen, Niederschlag"
  • pluie, 173e radical, pleuvoir, tomber (neige, pluie, etc.)​, mouill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 )

古文: 𠕒𠕘𠕲𩁼 、 㲾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王矩切,音羽。說文》:水从雲下也。一象天,門象雲,水霝其閒也。玉篇》:雲雨也。元命包》:隂陽和爲雨。大戴禮》:天地之氣和則雨。釋名》:輔也,言輔時生養。易・乾卦》:雲行雨施,品物流行。書・洪範》:八庶徵,曰雨,曰暘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暴雨謂之涷,小雨謂之霡霂,久雨謂之淫。陸佃云:疾雨曰驟,徐雨曰零,久雨曰苦,時雨曰澍。

又,穀雨,二十四氣之一。見《後漢・律曆志》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雨虎,蟲名。〈遁甲開天圖〉曰:霍山有雨虎,狀如蠶,長七八寸,在石內,雲雨則出,可炙食。或曰:石蠶之類。詳見《本草綱目》。

又,《集韻》:歐許切,音𢮁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王遇切,音芋。集韻》:自上而下曰雨。韻會》:風雨之雨上聲,雨下之雨去聲。詩・邶風》:雨雪其雱。又,〈小雅〉:雨我公田。【釋文】雨,于付反。禮・月令》:仲春始雨水。【註】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。

又,叶羽軌切,音以。易林》:隂積不已,雲作淫雨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 )

《說文》水从雲下也。一象天,門象雲,水霝其閒也。

謹照原文門改冂。

注解

〔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

〔雨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ǔ、yù,独体字,可拆字为一、𠕒、!、󰑃、󰐻,五行属

〔雨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下雨形。“雨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雨”的字都与“雨水”有关。本义是下雨。

〔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ǔ] ⑴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 [yù] ⑴ 下雨,落下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王矩切頁碼383頁,第24

異體𠕒

雨水从雲下也。一象天,冂象雲,水霝其閒也。凡雨之屬皆从雨。

𠕲

異體𠕘

𠕲古文。

附注孫詒讓云:「龜甲文雨字恆見……與許書古文雨形近而瑑畫尤省。蓋冂象穹隆下覆之形,天象已晐于其中,不必更从一。古文義實允協,殆原始象形字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于補反頁碼931頁,第3行,第1

𠕲水從雲下也。一,象天;冂,象雲水霝其間也。凡雨之屬,皆從雨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31頁,第4行,第1

雨古文雨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但象雲雨而巳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王矩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84頁,第1許惟賢993頁,第12

雨水從雲下也。

段注引申之凡自上而下者偁雨。

一象天。冂象雲。水霝其閒也。

段注氺者,水字也。王矩切。五部。

凡雨之屬皆从雨。

古文。

段注象形。

白话解释

雨,水从雲层降下地面。字形顶部的“一”,像天穹,“冂”像低垂的雲团,水零落其间。所有与雨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雨字头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像雲層掉下水滴的樣子,以表雨水的意義。金文承之甲文,僅繁簡不同而已。戰國文字三例:第一例用橫畫表示雨滴,且左、右兩邊連了起來,用筆草率,稍失其形,二、三例上增一橫以示天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篆文,幾和戰國文字二、三例一致,上像天,像雲層,像雨滴。隸書繼於篆文,楷書沿之隸書,僅筆勢稍異,實際形體沒什麼改變。古文,顯然承之甲、金文,只是雨水多了些,且這些雨水向下呈線條表現,似更可表現雨水的特徵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