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泜的意思解释

氵部8画左右结构U+6CDC

氵部

8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QAY

EHPM EHVI

VRS

32140

U+6CDC

44135154 点、点、提、撇、竖提、横、斜钩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ī

基本解释

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chí

详细解释

河川名。即滍河。源出大陆地区河南省南阳鲁阳尧山,东经襄城、定陵进入汝。今称为“沙河”。

《集韵 · 上声 · 旨韵》:“滍,《说文》:水出南阳鲁阳尧山,东北入汝。或作泜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ī

详细解释

用于地名。泜河,水名,发源于河北临城县西,东流入滏阳河。

chí

详细解释

用于地名。泜水,古水名,即今槐河。发源于河北赞皇西南,东流入滏阳河。

zhì

详细解释

用于地名。泜水,古水名,即滍水,今名沙河。发源于河北鲁山县西,东流入汝河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 river in Hebei provinc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丁計切,音帝 —— 水名,在常山。一統志》:泜水,在臨城縣西北。前漢・張耳傳》:斬餘泜水上。【註】蘇林曰:泜音祇。晉灼曰:問其方人音柢。師古曰:蘇晉二說皆是也。蘇音祇敬之祇,音執夷反,古音如是;晉音根柢之柢,音丁計反,今其土俗呼之則然。

又,《廣韻》:旨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蒸夷切,𡘋音脂。又,《唐韻》:直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陳尼切,𡘋音遲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直几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丈几切,𡘋音雉 —— 與滍同,水出南陽。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楚子上與晉師夾泜而軍。【註】泜水,出魯陽縣,東經襄城定陵入汝。

注解

〔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泜〕字拼音是z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氐

〔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ī] ⑴ 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尼切頁碼364頁,第10

泜水。在常山。从水氐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纏伊反頁碼884頁,第1行,第1

泜水,在常山。從水氐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尼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61頁,第1許惟賢941頁,第1

泜泜水。在常山。

段注《前志》常山郡元氏下曰: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。至堂陽入黃河。按沮當作泜。《北山經》注云:今泜水出中丘縣西窮泉谷。東注於堂陽縣。入於漳水。以郭正班。知沮爲字之誤。《風俗通》云: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。東入沮。此亦泜譌作沮也。由書氐作互。遂譌且耳。班志入黃河亦當依郭作濁漳。攷《水經注・濁漳》過堂陽縣。而河水不徑堂陽。《元和志》曰:泜水在贊皇縣西南二十五里。卽韓信斬陳餘處。今泜水在元氏縣。源出封龍山。東南流經縣西南六十里紙屯村。入槐河。泜與濟互受通稱。

从水。氐聲。

段注直尼切。十五部。按蘇林音祗。晉灼音邸。師古音脂。又丁計反。兼用二音也。司馬貞曰:今俗呼此水音如邸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