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詎的意思解释

言部11画左右结构U+8A4E

言部

11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YANG

YRSS

SHX

01617

U+8A4E

41112511515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折、横、竖折/竖弯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见“讵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岂、何,表示反问的语气。

晋 · 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诗一三首之一〇:“徒设在昔心,良晨讵可待?”南朝陈 · 阴铿《渡青草湖》诗:“滔滔不可测,一苇讵能航?”

讵料、讵知。

2.曾。

《文选 · 陆机 · 叹逝赋》:“弥年时其讵几,夫何往而不残?”《文选 · 潘岳 · 悼亡诗三首之三》:“尔祭讵几时,朔望忽复尽。”

3.不料、哪知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· 第一〇一回》:“讵接了回条,又是推辞。”

假若、如果。

《国语 · 晋语六》:“讵非圣人,不有外患,必有内忧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豈”、“哪里”。

讵料、主人盛情邀请,讵能却之?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interjection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
  • comment?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:其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臼許切,𡘋音巨。說文》:詎,猶豈也。莊子・大宗師》: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。後漢・光武紀》: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。宋書・沈約自序》:若馳一介,四方詎不響應。

又,《玉篇》:止也、至也、格也。

又,通作巨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沛公不先破關中兵,公巨能入乎。【師古註】巨,讀曰詎,猶豈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其據切,巨上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字林》:未知詞也。

正字通》:《讀書通》詎通作渠、鉅、遽,𡘋非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其據切,巨上聲。義同。

謹按其據切係去聲非上聲,上字謹改去字。

注解

〔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詎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巨

〔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ù] ⑴ 见“讵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其呂切頁碼77頁,第5

詎詎猶豈也。从言巨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