粿
米部14画左右结构U+7CBF
外语翻译
- rice cake
- riz cuit pour faire des gâteaux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火切,音果 —— 淨米也。
义又,米食也。《博雅》:粿,糏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戸瓦切,跨上聲。《說文》:穀之善者。一曰無皮穀。
注解
〔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。
〔粿〕字拼音是guǒ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米、果。
〔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ǒ] ⑴ 米粉或面粉。⑵ 净米。⑶ 米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胡瓦切頁碼第229頁,第28字續丁孫
稞
穀之善者。从禾果聲。一曰無皮穀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苦儈反頁碼第587頁,第4行,第1字述
穀之善者。從禾果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人言稞會,聲若裹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胡瓦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300頁,第1字許惟賢第569頁,第1字
穀之善者。
段注謂凡穀顆粒俱佳者。《廣韵》云:淨穀。
从禾。果聲。
段注胡瓦切。古音讀如顆。十七部。
一曰無皮穀。
段注謂穀中有去稃者也。此義當讀如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