囬
囗部7画全包围结构U+56EC
外语翻译
- to return to or from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俗回字。又,鄞本《監韻》:回作囬,非。囬乃古面字也。
注解
〔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。
〔囬〕字拼音是huí,全包围结构。
〔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í] ⑴ 同“回”。《干禄字書•平聲》:“囬”,“回”的俗字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戶恢切頁碼第202頁,第12字續丁孫
回
異體囬
轉也。从囗,中象回轉形。
囘
古文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《甲骨文字詁林》按語:『亘回實本一字,後始分化。』其說可從。戰國以後寫成內外兩重形,而為『回』形所承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戶瓌反頁碼第516頁,第5行,第1字述
轉也。從口,中象回轉形。
鍇注臣鍇曰:「渾天之气,天地相成,天周地外陰陽日月五星,回薄其中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16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古文。
鍇注臣鍇曰:「直象回轉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戸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06頁,第1字許惟賢第488頁,第5字
轉也。
段注淵,回水也。故顏回字子淵。《毛詩傳》曰:回,邪也。言回爲𠆎之假借也。又曰:回,違也。亦謂假借也。𠆎,衺也。見《交部》。
从囗。中象回轉之形。
段注中當作口。外爲大囗。內爲小口。皆回轉之形也。如天體在外左旋,日月五星在內右旋是也。戸恢切。十五部。
古文。
段注古文象一气回轉之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