瘉
国语辞典解释
瘉愈
yù详细解释
名
1.病。
《尔雅 · 释诂下》:“瘉,病也。”《诗经 · 小雅 · 正月》:“父母生我,胡俾我瘉。”
2.贤才。
《国语 · 晋语九》:“赵简子问于壮驰兹曰:‘东方之士孰为瘉?’”三国吴 · 韦昭 · 注:“瘉,贤也。”
动
1.病好了。
《汉书 · 卷一 · 高帝纪上》:“汉王疾瘉,西入关,至栎阳。”南朝梁 · 简文帝《答湘东王书》:“虽西山白鹿,惧不能瘉。”
2.超过、胜过。
《汉书 · 卷五〇 · 汲黯传》:“使黯任职居官,亡以瘉人,然至其辅少主守成,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。”
副
◎更加。
《荀子 · 尧问》:“吾三相楚而心瘉卑,每益禄而施瘉博。”
外语翻译
- get well, recover
- geheilt, abgeheilt, genesen (Adj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以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勇主切,𡘋音庾。《說文》:病瘳也。【徐曰】今別作愈,非是。《玉篇》:小輕也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漢王疾瘉。【釋文】瘉,病差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病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父母生我,胡俾我瘉。【傳】瘉,病也。【又】不令兄弟交相爲瘉。
又,《廣韻》:羊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容朱切;《正韻》:雲俱切,𡘋音兪。又,《韻會》:兪戍切;《正韻》:羊茹切,𡘋音裕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賢也。〈晉語〉:東方之士孰爲瘉。【註】瘉,賢也。【釋文】瘉,羊茹反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不猶瘉於野乎。
注解
〔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瘉〕字拼音是yù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俞。
〔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ù] ⑴ 同“愈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以主切頁碼第248頁,第20字續丁孫
瘉
病瘳也。从𤕫兪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愈。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弋主反頁碼第637頁,第2行,第2字述
病瘳也。從疒俞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作愈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以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408頁,第6字許惟賢第617頁,第6字
病瘳也。
段注《釋詁》及《小雅・角弓・毛傳》皆曰:瘉,病也。渾言之謂瘳而尙病也。許則析言之謂雖病而瘳也。凡訓勝,訓賢之愈皆引伸於瘉。愈卽瘉字也。
从𤕫。兪聲。
段注以主切。古音在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