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迴的意思解释

辶部9画半包围结构U+8FF4

辶部

9画

6画

半包围结构

LKPD

YWR

WJJ

36300

U+8FF4

252511454 竖、横折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huí

基本解释

翻轉;旋轉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迴風為飄。”

返回;掉轉。《楚辭•離騷》:“迴朕車以復路兮,及行迷之未遠。”

運轉;循環。《吕氏春秋•季冬》:“日窮于次,月窮于紀,星迴于天。”

環繞;圍繞。唐李白《金陵三首》之二:“地擁金陵勢,城迴江水流。”

曲折,迂回。《廣韻•隊韻》:“迴,曲也。”

迂回難行。《淮南子•氾論》:“夫五行之山,固塞險阻之地也。使我德能覆之,則天下納其貢職者迴也。”

回避,避讓。《玉篇•走部》:“迴,迴避也。”

量詞。指動作的次數。唐孟郊《怨别》:“一别一迴老,志士白髮早。在富易為容,居貧難自好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huí

详细解释

1.旋转、环绕。

唐 · 李白《大鹏赋》:“左回右旋,倏阴忽明。”

回旋、巡回。

2.掉转、返回。

《三国志 · 卷一 · 魏书 · 武帝纪》:“回戈东征,吕布就戮;乘辕将返,张杨殂毙。”唐 · 杜甫《佳人》诗:“侍婢卖珠回,牵萝补茅屋。”

3.回避。

唐 · 陈子昂《谏灵驾入京书》:“赴汤镬而不回,至诛夷而无悔。”

曲折。

唐 · 杜甫《野老》诗:“野老篱前江岸回,柴门不正逐江开。”

回廊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huí

详细解释

1.曲折环绕;旋转。

回廊、回纹针、峰回路转、回旋。

2.绕开;避开。

回避。

3.台⃝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evolve, rotate; curving, zigzag
  • Hui (ethni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 )

正韻》:胡瑰切。與回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胡對切,音潰。廣韻》:曲也。

正字通》:古無迴字。蓋回卽雷字。水囘爲囘,後人欲別之加辶。當作𮞉

注解

〔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迴〕字拼音是huí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回

〔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í] ⑴ 翻轉;旋轉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迴風為飄。”⑵ 返回;掉轉。《楚辭•離騷》:“迴朕車以復路兮,及行迷之未遠。”⑶ 運轉;循環。《吕氏春秋•季冬》:“日窮于次,月窮于紀,星迴于天。”⑷ 環繞;圍繞。唐李白《金陵三首》之二:“地擁金陵勢,城迴江水流。”⑸ 曲折,迂回。《廣韻•隊韻》:“迴,曲也。”⑹ 迂回難行。《淮南子•氾論》:“夫五行之山,固塞險阻之地也。使我德能覆之,則天下納其貢職者迴也。”⑺ 回避,避讓。《玉篇•走部》:“迴,迴避也。”⑻ 量詞。指動作的次數。唐孟郊《怨别》:“一别一迴老,志士白髮早。在富易為容,居貧難自好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戶恢切頁碼202頁,第12

異體

回轉也。从囗,中象回轉形。

囘古文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《甲骨文字詁林》按語:『亘回實本一字,後始分化。』其說可從。戰國以後寫成內外兩重形,而為『回』形所承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戶瓌反頁碼516頁,第5行,第1

囘轉也。從口,中象回轉形

鍇注臣鍇曰:「渾天之气,天地相成,天周地外陰陽日月五星,回薄其中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516頁,第6行,第1

古文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直象回轉之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戸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06頁,第1許惟賢488頁,第5

囘轉也。

段注淵,回水也。故顏回字子淵。《毛詩傳》曰:回,邪也。言回爲𠆎之假借也。又曰:回,違也。亦謂假借也。𠆎,衺也。見《交部》。

从囗。中象回轉之形。

段注中當作口。外爲大囗。內爲小口。皆回轉之形也。如天體在外左旋,日月五星在內右旋是也。戸恢切。十五部。

古文。

段注古文象一气回轉之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