閵
門部16画半包围结构U+95B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𨶄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良刃切,音吝。《廣韻》:閵鵲,鳥名。《說文》:閵似雊鵒而黃。
义又,踐也。《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徒車之所閵轢。【郭璞註】閵,踐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郎甸切,音練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。
〔閵〕字拼音是lì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隹。
〔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n] ⑴ 〔今~〕古书上说的一种鸟名。⑵ 古同“躪”,践踏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良刃切頁碼第111頁,第14字續丁孫
閵
今閵。似雊鵒而黃。从隹,𨳌省聲。
𨶄
籒文不省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里刃反頁碼第291頁,第7行,第2字述
今閵似鴝鵒而黃。從隹,𨳌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𨳌音之敶反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92頁,第1行,第1字述
籒文閵不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良刃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562頁,第3字許惟賢第251頁,第5字
今閵,
段注逗。
佀鴝鵒而黃。
段注今閵,鳥名。《玉篇》作含閵。
从隹。𨳌省聲。
段注良刃切。十二部。
籒文不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