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盲的意思解释

目部8画上下结构U+76F2

目部

8画

3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YNHF

YVBU

SHL

00601

4159

3504

U+76F2

41525111 点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瞎,看不见东西,对事物不能辨认。~从。~动。~目。~人。~区(指雷达、探照灯、胃镜等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区域)。~流。~人瞎马(喻处境非常危险)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目,亡声。本义:眼睛失明。

2.同本义。

,目无牟子也。 《说文》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 《韩非子 · 解老》目不见青黄曰 《论衡 · 别通》五色令人目;五音令人耳聋。 《老子》丁椽,好士也,即使其两目,尚当与女,何况但眇? 《三国志 · 陈思王植传》注

盲冥(眼睛失明);盲废(因丧失视力而致残);盲聋(眼瞎耳聋);盲聩(眼瞎耳聋);盲妹,盲女(旧时多指以卖唱为生的失明女子);盲翁(丧失视力的老人)

blind;

3.昏暗。

列星殒坠,旦暮晦 《荀子 · 赋》

盲盲(茫茫无所见);盲倀(晦暗不明的样子);盲云(乌云)

dusky;

4.形容糊涂,不明事理 。

盲瞽(看不见,比喻无知或不明事理);盲明(昏庸与贤明);盲陋(谓见闻不广,学识浅陋);盲聋(比喻愚昧无知);盲书(盲目刻写;胡乱刻写);盲婚(男女双方互不了解,仅凭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的一种包办婚姻)

muddle-headed;

5.迅疾。

风至。 《礼记 · 月令》

盲风(疾风);盲雨(急雨;暴雨);盲风怪雨(谓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)

fast;

动词

1.使失明。

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,乃其左目以为奴征。 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

blind;

2.喻不能辨识事物或事理 。

当今盲于心者皆是。

cannot be recognized;

3.通“望”。看望。

眡而交睫腥。 《周礼 · 天官 · 内饔》

visit; see;

名词

1.文盲,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 。

扫盲。

analphabet;

2.指盲人。

观读之音,晓然若之开目。 《论衡 · 自纪》

盲公镜(盲人所戴的一种眼镜);盲臣(古代乐官的自称。因常以盲人充任,故称);盲圣(指双目失明的唐代圣僧鉴真和尚);盲瞽(盲人)

blind person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眼睛看不见的。

《汉书 · 卷六〇 · 杜周传》:“钦字子夏,少好经书,家富而目偏盲。”

盲人、盲胞。

2.比喻不明事理。

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谢短》:“夫知今不知古,谓之盲瞽。”

1.眼睛看不见东西的人。

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自纪》:“观读之者,晓然若盲之开目,聆然若聋之通耳。”

问道于盲。

2.缺少某方面知识的人。

文盲、电脑盲。

3.专指文盲。

脱盲教育。

看不见。

《老子 · 第一二章》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。”

胡乱、未经考虑的。

盲从、盲动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失明,看不见东西。也指失明的人。

目盲、夜盲、盲人、问道于盲。

2.比喻对某些事物不认识、分辨不清。

文盲、色盲、电脑盲。

3.胡乱;未加考虑。

盲从、盲动。

4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lind; unperceptive, shortsighted
  • blind (Adj)​, Blende (S)​, Erblindung (S)​, Jalousie (S)
  • aveugle, cécité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 )

唐韻》:武庚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眉庚切;《韻會》:眉㼱切,𡘋音蝱。說文》:目無牟子。釋名》:盲,茫也,茫茫無所見也。淮南子・泰俗訓》:盲者,目形存,而無能見也。

又,盲風,疾風也。禮・月令》:仲秋盲風至。

又,《正韻》:巫放切 —— 與望同。周禮・天官內饔》:豕盲眂而交睫腥。【註】盲,當爲望。禮・內則》作望視。

又,叶謨郎切,莽平聲。荀况〈佹〉詩:天地易位,四時易鄕;列星隕墜,旦暮晦盲。

又,叶謨蓬切,音蒙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。越絕書》:內視者盲,反聽者聾。

集韻》或作瞢朚𤷐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 )

《淮南子・泰俗訓》盲者,目形存,而無能見也。

謹按盲者二句見泰族訓,謹照原書改泰族訓。

注解

〔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盲〕字拼音是m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亡、目,五行属

〔盲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亡声。本义是眼睛失明。

〔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áng] ⑴ 瞎,看不见东西,对事物不能辨认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武庚切頁碼107頁,第5

盲目無牟子。从目兦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沔彭反頁碼281頁,第3行,第1

盲目無眸子。從目亾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武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538頁,第2許惟賢241頁,第5

盲目無牟子也。

段注牟俗作眸。趙注《孟子》曰:眸子,目瞳子也。《釋名》曰:眸,冒也。相裹冒也。《毛傳》曰:無眸子曰𥈟。鄭司農,韋昭皆云:有目無眸子謂之𥈟。許云目無牟子謂之盲。說與毛,鄭異。無牟子者,白黑不分是也。今俗謂靑盲。

从目。亾聲。

段注武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
白话解释

盲,眼无眸子。字形采用“目”作边旁,“亡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目、亡聲。「目」為人眼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眼睛有關;「亡」為逃跑,引申而有不見、消失之意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字形皆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