䕬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薑) ging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正韻》:居良切,音薑。《說文》:禦濕之菜。《玉篇》:辛而不葷也。或作薑。《論語》:不撤薑食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茈薑,蘘荷。【註】茈薑,子薑也。崔駰〈七依〉:資以陽樸之薑。《酉陽雜俎》:山上有薑,下有銅錫。
义又,山薑。《南方草木狀》:山薑花于葉閒吐花作穗如麥粒,軟紅色。
义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作𧅁。《六書正譌》:俗作薑。
注解
〔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䕬〕字拼音是ji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彊。
〔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ng] ⑴ 同“薑”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䕬,禦溼之菜也。从艸,彊聲。”《廣韻•陽韻》:“䕬”,同“薑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居良切頁碼第16頁,第25字續丁孫
䕬
異體𧅁、薑
御溼之菜也。从艸彊聲。
附注《廣韻・陽韻》:「䕬,同薑。」
蔣注案:彊聲,疑有誤,當作疆聲。《四聲篇海》作𧅁,是也。畺或从彊土。隸省作薑,是也。《康熙字典》:䕬,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作𧅁,《六書正譌》俗作薑;𧅁,《唐韻》薑本字。《廣韻》:薑,菜名,《說文》云:御溼之菜;𧅁,上同。《玉篇》作䕬,無𧅁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九商反頁碼第65頁,第6行,第2字述
禦溼之菜也。從艸彊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䕬可以止腹病,治腳下溼。伊尹對湯曰:『陽樸之薑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居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2頁,第1字許惟賢第39頁,第10字
御溼之菜也。
段注御,鉉作禦。《神農本艸經》曰:乾薑主逐風溼痹(溼病也),腸澼(匹辟切),腸閒水下痢。生者尢良。久服去臭氣,通神明。按生者尢良,謂乾薑中之不孰而生者耳。今人謂不乾者爲生薑。失之矣。
从艸。彊聲。
段注居良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