輒
国语辞典解释
輒辄
zhé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车箱向前翻出的左右两板。
《说文解字 · 车部》:“辄,车两𫐎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车必有两𫐎,如人必有两耳。”
2.姓。如汉代有辄终古。
副
1.每、总是。
《史记 · 卷七 · 项羽本纪》:“楚挑战三合,楼烦辄射杀之。”
动辄得咎、所言辄从。
2.即、就。
《史记 · 卷六八 · 商君传》:“复曰:‘能徙者,予五十金’。有一人徙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
外语翻译
- sides of chariot where weapon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陟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陟涉切,𡘋音𦕿。《說文》:車兩輢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專輒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忽然也。《韻會》:每事卽然也。
义又,足疾也。《春秋・昭二十年》:秋,盜殺衞侯之兄輒。《榖梁傳》:輒者何,兩足不相過也。齊謂之綦,楚謂之踂,衞謂之輒。
义又,姓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从車,耴聲 —— 俗或作輙,非。
考證
《穀梁傳》輒者何,兩足不相過也。
謹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。
注解
〔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車部。
〔輒〕字拼音是zh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車、𦔮。
〔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é] ⑴ 见“辄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陟葉切頁碼第474頁,第24字續丁孫
輒
車兩輢也。从車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陟聶反頁碼第1109頁,第1行,第2字述
車兩輢也。從車耴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陟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88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54頁,第4字
車㒳輢也。
段注㒳各本作兩。今正。車㒳輢謂之輒。按車必有㒳輢。如人必有㒳耳。故从耴。耴,耳垂也。此篆在輢篆之先。故輢篆下但云車旁,而不言㒳。凡許全書之例。皆以難曉之篆先於易知之篆。如輯下云車輿也。而後出輿篆。輒下云車㒳輢也。而後出輢篆。是也。《廣韵》作車相倚也。乃字之誤。不可從。凡專輒用此字者,此引申之義。凡人有所倚恃而妄爲之。如人在輿之倚於輢也。
从車。耴聲。
段注陟葉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