籫
⺮部25画上下结构U+7C6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作管切;《集韻》:祖管切,𡘋音纂 —— 竹器。《廣雅》:籫箸,𮅸也。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籫,盛𠤎㊟〔匕〕箸之籠。一名䈂。
注解
〔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籫〕字拼音是zu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贊。
〔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uǎn] ⑴ 盛筷、勺的竹笼。⑵ 丛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作管切頁碼第143頁,第32字續丁孫
籫
竹器也。从竹贊聲。讀若纂。一曰叢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祖管反頁碼第368頁,第2行,第1字述
竹器也。從竹贊聲。讀若纂。一曰叢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叢,束茅;纂,一曰叢也。若今俗祭神爲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作管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771頁,第3字許惟賢第344頁,第1字
竹器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、《方言》注皆曰:籫,箸筩。
从竹。贊聲。讀若纂。
段注作管切。十四部。
一曰叢也。
段注《木部》欑下曰:一曰叢木。籫音同義近。